首页 > 致富案例

安徽六安黄鳝养殖:沃野中的“金色池塘”

鏃堕棿:2012-06-29 | 鏉ユ簮:三农致富经

  一望无际的稻田被合六叶高速自然隔开,田野中镶嵌着大大小小的水塘。霍邱县姚李镇村民尤再平的黄鳝养殖基地格外显眼,方形的水塘、黄色的竹竿、绿色的网箱、青色的水草组成的黄鳝养殖水塘错落有致,蔚为壮观。

  “这些原本用于稻田灌溉的水塘,经过开挖、清淤,现在变成了我的养殖基地,你别看水塘不起眼。前段时间放养了3000网箱鳝苗,四个月后,按正常市场行情,除去购苗费用等各项开支,一年下来能净赚20多万元呢。”尤再平乐呵呵地说,实践证明,当初他决意清淤、平整水塘,利用水塘发展特种养殖业的路,走对了。

  摸索水塘养殖新思路

  进入6月,气温逐渐升高,湖北等地的黄鳝养殖户陆续来到霍邱县姚李镇购买鳝苗,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6月上旬,姚李镇鳝苗的价格从刚刚开始的30余元每公斤,涨到了50余元每公斤。看到鳝苗价格的上涨,尤再平显得格外兴奋,他心里盘算着,看来今年自己放养的3000网箱鳝苗到了秋季定能卖个好价钱。

  今年40岁的尤再平一直与养殖结缘,2008年前,满腔热情的他,看到周边许多养殖户富裕起来,不甘退后,跟风而上。养猪亏了之后改养殖獭兔,再次亏了之后尤再平一直在徘徊,但这位憨厚倔强的青年没有放弃对养殖的追求。

  2008年,尤再平利用几个灌溉稻田的水塘,经过清淤、平整、改造,一个小型的水产养殖基地应然而生。刚开始养殖黄鳝,规模不敢扩大,只放养了80多个网箱的鳝苗。为了弥补养殖技术欠缺,在空余时间里,他跑到湖北去学习养殖技术,加上乡镇水产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一年下来,慢慢尝到了甜头。

  记者发现,尤再平养殖水塘的四周装有电脑监控,在水塘一侧一个40余平方米的监控室内,科技味十足,水温监测、水质监测等一应俱全,养殖基地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大。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来以来,尤再平的水产养殖,效益一年胜过一年,养殖规模也随之扩大,在镇政府的扶持和技术指导下,2010年,他办起了霍邱县科帮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合作社会员20余户。养殖的黄鳝近的销往合肥周谷堆,远的畅销长三角,尤再平和合作社会员腰包慢慢鼓了起来。

  “塘口经济”促村民增收

  “在姚李镇,像尤再平这样的水产养殖户,在逐年增加。他们利用原本灌溉稻田的水塘,进行特种养殖,发展‘塘口经济’,增加了收入,鼓足了钱袋子。”姚李镇水产技术推广站刘建国站长说道。

  据刘建国介绍,姚李镇的水产养殖从2003年后逐渐兴起,当时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水塘,在过去,这些水塘一直是稻田的灌溉水源之一,到了后来,一些村民经过清淤、平整,这些老塘口蓄水量大大增加,通过借鉴外地的经验,村民自发的在水塘上兴起了养殖,通过综合利用,养殖与灌溉两不误。

  为了做足“塘口经济”文章,镇里在村民养殖的场地、用水、用电、排灌等方面积极协调,让村民安心筹建养殖场所;在技术方面,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走进田间、深入养殖水塘,和水产养殖户一起攻关,解决水产养殖方面的疾病。

  “养殖是一门技术活,光靠激情蛮干,一涌而上这是不行的。前几年,街道附近一位村民,看到水产养殖有钱赚,热情高涨,便投入巨资,建造了养殖场,一年下来,亏个精光。特种养殖不懂技术你说怎么行呢?”姚李镇分管农业方面的副镇长洪涛这样说道。

  洪涛说,霍邱县姚李镇水面达18000亩,可养殖水面约15000亩,目前已开发利用养殖水面约13000亩。全年养殖和捕捞水产品总量2700吨左右。目前,姚李镇河蟹、龙虾、甲鱼、黄鳝等特种养殖规模逐渐增大。政府采取多种办法加大科技服务力度。组织农技人员,在全镇大力推广水产养殖技术,形成田面种稻,田间水塘养殖的特色模式,为促进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致富路。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