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案例

白领辞职来泰种芦笋 每年产生效益五六百万

鏃堕棿:2017-01-31 | 鏉ユ簮:

  王宁和韩青

  王宁和韩青这对夫妻,因为心里那份对土地的情怀,辞掉稳定的工作,卖掉在北京的房产,带着全部的积蓄,到靖江种芦笋。经过了八年的埋头苦干,原本荒芜的土地架起了百余个钢结构大棚,往里望去,棚内整齐划一的田畦上,长出一根根碧绿的“小杆子”,现在每年能产生五六百万元的效益。

  从微生物肥料到芦笋基地

  他们心里有一份农业情怀

  大学毕业之后,王宁和韩青同时被一家大型的批发零售公司录取,相当不菲并且稳定的收入,让他们很快在北京站稳了脚跟,并且有了让众人羡慕不已的小套房,成立了自己的小家。

  “2008年,姑妈代理了外国的一个微生物肥料,我辞掉稳定的工作,开始面对挑战。”王宁负责江苏地区的推广工作,几乎走遍江苏的每个乡村,“为了让大家能直接看到效果,我开始考虑成立自己的样板基地。”

  韩青的老家在江阴,因为父亲癌症化疗,白细胞指数一直上不来,医生建议每天多吃芦笋,“江阴已经算特别发达的了,但依然很难买到芦笋。”于是,每隔一段时间,王宁只得托上海的朋友买一些新鲜的芦笋寄过来,“既然芦笋这么有市场,我们何不自己种呢?”

  王宁和韩青一直有着一份土地的情怀,想着等退休了,就过着鸡犬相闻、自耕自炊的生活。“靠着心里的共同热爱,我们虽然思索了良久,但最终达成共识。”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准备和调研,发现芦笋具有抗癌、提高身体免疫力等功效,且种植的人很少,很有市场潜力。于是他们果断辞掉了工作,把北京的房子也卖掉,拿着自己全部的积蓄,来靖江开始筹划芦笋的种植。因为与徐周村书记徐忠祥惺惺相惜,他们把基地选在了这里。

  第一个夏天

  他们被晒成了“熊猫夫妇”

  “第一眼看到土地,什么都没有,真有点不知如何下手的感觉。”徐周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积聚了150亩的土地,王宁要先从基础建设开始,搭建钢结构大棚。“没有坐的地方,也没有阴凉地儿,一天要在地里站着七八个小时,晚上累得都动不了了,我们两个很快被晒成了‘熊猫’。”说起刚创业的艰辛,韩青心有余悸。“一开始我们建的办公室和住房就在田间,薄薄的一层铁皮,晚上蚊子轰炸似的,而且夏天没有空调,很热很热。”

  为了掌握最纯熟的种植技术,王宁请来了一位种了芦笋半辈子的老人,已经70多岁,一直住在崇明岛上,技术特别好,但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会教,只会埋头自己种芦笋。“崇明话特别的难懂,还不同于上海话,老人也不会表述,能学多少都要看本事。”

  每天王宁和韩青,还有一位技术员就跟在老人后面看,一步步地看着学着,一刻也不敢懈怠。“芦笋不算是容易种植的品类,一环扣着一环,有一步不到位,就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半年下来,江南人韩青总算能把崇明话听懂个七七八八,东北人王宁依旧是云里雾里,但老人的手艺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

  步步惊心

  “看天吃饭”练就了他们的强心脏

  当时正碰上钢材价格最高的时期,一亩地要投入3万到4万元,风险不小。

  第一年是生产期,一根芦笋都没有,第二年陆续续地卖出了一部分,第三年终于能批量出售芦笋了,产量最高的时候一年能有7000斤左右,王宁又租下了350亩地,把所有的收入继续投入进去。“农业完全是看天吃饭,一点气候的变化都会产生蝴蝶效应。”王宁现在办公室的旁边就有一个大型的实时天气预报牌,上面有气温、风向和雨量的预报。

  去年一年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折磨人的一年,夏天的时候连续下了一个月的雨,河水不停上涨,“无比心焦,眼看着水高过了河沿,漫到了芦笋地。”因为气候的原因,导致江浙地区虫灾特别严重,王宁的芦笋基地也不得幸免,产量下降,损失超过了20万。

  而冬天气温又连续处于零点以下,覆盖的薄膜被冻得脆了,韧性不足,大风一吹,就裂开了口子,很快所有的膜都被掀飞了。提起去年的重重考验,王宁感叹,“做农业能成功的,做其他的也都能成功,不但特别辛苦,还要练就一颗强心脏,不然压力真的大得受不了。”

  但即使天公偶尔不作美,王宁和韩青的芦笋基地依然在一点点壮大,除了正常的绿色芦笋之外,他们还培育出了鲜见的紫色芦笋,还获得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可。

  做成系列

  他们的产品深受吃货追捧

  记者看到,在芦笋基地办公室的展示架上,陈列着芦笋茶叶、芦笋粉等产品。韩青说,每年的3月到11月是芦笋的采摘期,但12月到2月则有一段空窗期。基地开始拉长产业链,在开发芦笋衍生产品上动脑筋。近年来,基地和扬州大学以及南京一些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合作,对芦笋进行全方位开发利用,已经有近十种产品。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