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致富经文稿

本期创业人物:梅花种植吴晓红(20130418)

鏃堕棿:2013-04-19 | 鏉ユ簮:CCTV7

    ◆本期节目看点:

    ①年近花甲再创业 一棵树要卖几十万

    ②苦等三年不回头 一朝惊艳上海滩

    ③一句话里悟商机 古稀老人探秘梅花香

    他就是我们要采访的那位传奇老人,采访这天刚刚见面,他就要带记者去看他的树。

    吴晓红:“这么好的花,开在这个老的桩子上,只有梅花才能达得到。”

    记者:“这个感觉已经枯萎了,死了一样。”

    吴晓红:“你看,现在还有这么样的花好看。”

    这棵树的价格是40万元,而旁边不远处的这一棵也要30多万元。

[致富经]本期创业人物:吴晓红

 

    吴晓红:“实际上这个都卖到北京去了,都卖到北京门头沟。”

    记者:“您说的意思是说这个花已经有主人了?”

    吴晓红:“有主人了,门头沟的。”

    记者:“已经被买走了?”

    吴晓红:“北京门头沟。”

    在这个广场上,有一千多棵这样的树,价值几千万元。

    吴晓红:“可以说全国数一数二的,这条梅花大道,开花的时候就变成了梅花大道。”

    在吴晓红的公司里,这样的树还有5万多棵,在世界上,这样大的梅花储备量可以说是非常罕见。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过去的11年时间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腊梅协会 理事 许联瑛:“他在产业化这块儿,做得是最好的,最有规模,要我个人形容,就是他有大将的风度。”

[致富经]本期创业人物:吴晓红

 

    中国花卉协会 梅花腊梅分会 会长 张启翔:“吴晓红改造过的梅花能卖到几万元钱,有的甚至卖到几十万元,那么这样,整个推动梅花的产业,整个产业化的发展,也可以说叫做变废为宝。”

    吴晓红的徒弟 蒋金根:“我师父的心中,他是一个宇宙,小宇宙,小宇宙心里面想有多大,想到了,去做了,去执行了就会有结果,就在我师父身上就体现出来了。”

    吴晓红是浙江长兴县人,今年69岁,他做过20年木工,还做过20多年木材采购工作,2002年,58岁的吴晓红退休,而这一年,他在家乡看到了一种让他非常痛心的现象。

    这里是浙江省长兴县,当地曾经种着6万亩青梅树,2002年,青梅果的价格从2元一斤跌到了2毛一斤,青梅加工企业纷纷倒闭,农民种青梅赔本,开始一窝蜂似地砍掉长了几十年的青梅树。

    吴晓红的弟弟 叶光明:“直径20厘米,30厘米,几十年的大梅树了也砍掉。”

    记者;“也砍掉。”

    叶光明:“没用了嘛,怎么不砍掉。”

    记者:“那太可惜了。”

    周吴岕村原村支书 孙勤芳:“那时候,100斤柴禾只要8元钱一担,100斤,这棵树卖不到100斤,只有四五元钱,有些卖不到柴禾烧,就堆在地上了,没人要的柴禾老百姓砍掉了不就堆在地上了嘛。”

    长兴县政协主席 金树云:“这个当柴烧,哪里有什么价值,没什么价值的,这个劈柴禾也很难劈。”

    而正当周吴岕村的村支书孙勤芳要砍掉一片青梅树时,刚刚退休回来的吴晓红找到了他,叫他不要砍树,他要买。

    周吴岕村原村支书 孙勤芳:“我砍掉了一部分,吴晓红知道我这个情况,他叫我不要砍”

    吴晓红:“连地上不动,5元钱一棵,如果动一动,挖工,运输,那就是四五十元了,成本就高了,我把土地包下来,连树不动,就是5元一棵。”

    别人要当柴烧的青梅树,吴晓红要以5元钱一棵的价格买下来,并且要花更多的钱连同土地一起承包,接下来,吴晓红到处收购青梅树,为了多买一些,他竟然卖掉了自己的两套房子。

[致富经]本期创业人物:吴晓红

 

    周吴岕村原村支书 孙勤芳:“最后他到关键的时候,他房子都卖掉了,我知道的。”

    吴晓红的弟弟 叶光明:“他的房子不是老房子,是新造的房子,是新的房子,那个时候房地产不火,房子也是留一年值钱一年,一年更比一年值钱。”

    吴晓红:“这是当时是没有市场的,我们都是冒风险的,为什么人家叫我梅桩疯啊,就是发疯啊,发神经。”

    2002到2003年,吴晓红花费300多万元,买了2万多棵青梅树。可买来的青梅树,他马上都砍成了树桩子,谁也看不懂得吴晓红想干什么,大家都叫他“梅桩疯”。然而几年后,就是这些青梅树桩,在吴晓红的手里,一颗卖到了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元。

    吴晓红:“市场上稀有的肯定有市场,我就凭这一点市场上稀有的,没有的,肯定有市场。”

    吴晓红收这些青梅桩到底要干什么呢?这要说到他的一个爱好。

    这些照片是吴晓红多年前拍摄的,在与木材打交道的几十年里,他有机会深入全国各大林区收购木材,在这个过程中,他迷上了古木,把自己挣来的钱,几乎全部用来购买古木。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