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网 > 创业故事

大米加工拓宽致富路—记丰顺县农村创业青年刘诚政

鏃堕棿:2013-04-25 | 鏉ユ簮:zhifujing.org

  刘诚政,25岁,丰顺县汤西镇西城村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他从外地打工返乡后,打拼几年,历经千辛万苦, 创办了丰顺县汤西镇诚政大米加工厂,成为该县农村青年创业的典范。

    不甘贫穷,走出大山追梦想

2005年,刘诚政初中毕业后,虽求知若渴,但因家境贫困,没有迈进高中的门槛,升学的希望在无奈和辛酸中破灭了。于是,这个不善言辞的农家学子,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校园。在外打工的几年间,他干过销售、开过商店,打工生活使他饱尝了在外闯荡的艰辛。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寻找机会,用智慧和汗水创出一番事业,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有一次,刘诚政在电视上看到有关毒米的报道,感慨万分,“创办一间健康绿色大米加工厂”的想法就存在于刘诚政的心中。粮油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刘诚政深谙此理。从2007年开始,他就到江西、兴宁等地考察、学习,发现丰顺没有一家像样的现代化大米加工厂,无法满足人们追求健康食品的需求。刘诚政家里刚好有一块空地,历经多年的 “小心求证”,决定朝着心中的“梦想”勇敢前进。

    说干就干,返乡创办加工厂

“说干就干,2011年春节一过,我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多方筹集资金购置一套色选机、碾米机等新设备,建起一个占地600平方米的大米加工厂。”聊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刘诚政的眼神中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创业远比我想象的要艰难。”刘诚政说,刚开始什么都不懂,经常购进质量较差的老稻谷。“由于碾出来的农家米掺杂的碎米较多,对销售有影响;加之在营销方面,自己又是外行,加工出来的米一包一包地拿到门市去推销,然而很少人要他的大米。”为兜售自己的大米,刘诚政吃了不少闭门羹,看了不少冷眼冷脸。“一边是每天几吨的大米库存还要付贷款利息,一边是难以突破局面的市场,那阵子我整日心灰意冷,真有走投无路的感觉,甚至想到抽手不干。”但是,挫折并没让刘诚政气馁,他决定扛着大米直接寻找养殖户,先从零散的顾客做起。在那段时间里,汤西镇的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我每天白天6点钟就起床,然后到加工厂‘工作’,下午还得用摩托车驮着比人还高的大米包出去推销,经常深更半夜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加工厂。”刘诚政说,有一次去河西村送货,回来时恰好后车轮破胎,半路上又没有修理店,适逢下着蒙蒙细雨,硬是推着车走了几公里才回到家。

俗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辨别能力的提高,一段时间后,刘诚政便拓展到了稳定而优质的谷源。“顾客的口碑至关重要”。由于他加工出来的大米米质较实在、无杂质、不抛光、不打蜡、无任何添加剂,味道香甜,吃口糯软,再加上标准化的包装,农户买了特别放心,慢慢地,刘诚政的生意有了起色,顾客越来越多,每天加工的大米供不应求,此时的他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目前,发展到县城及周边乡镇共10多个直销点。

    诚信经营,开创一片新天地

心有多大, 创业的舞台就有多宽。由于厂房小、库容量不足,生产出的大米、米糠、稻壳没地方存放。不久前,刘诚政毅然决定,再投入50多万元建设一个300平方米的仓库。
“商机无处不在,只要敢想敢干。”一年来,刘诚政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做到诚信经营,得到了广大客户与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目前,该加工厂除在埔寨、东联等地与县农业示范基地合作外,还在西城村建立100多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甚至远到江西种子公司签订协议保证充足的谷源,开始将发展经营理念引入农业生产,实现粮食生产销售一条龙。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