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问题

河南强农兴工走出城乡协调发展新路

鏃堕棿:2009-11-10 | 鏉ユ簮:三农在线
(农业致富网)   农业大省河南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加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同时,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紧紧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全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居全国之首,连续4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

  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也是人口第一大省。然而,在粮食生产连创辉煌的同时,河南工业化、城镇化的步履却异常沉重。作为一个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的传统农业大省,河南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应该如何起步?上世纪90年代初,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当时的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农兴工、以工促农、农工互动、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要求围绕农业上工业,“工业农业两篇文章连起做、两道难题(工业化缓慢、农民增收困难)一起解”。2005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进一步明确提出,河南不仅要做国人的“大粮仓”,而且要做国人的“大厨房”,世界的“大餐桌”。

  近20年来,围绕强农兴工、城乡统筹发展的富民强省思路,历届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以农兴工、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不动摇。为了保护粮食生产能力,河南省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耕地保护目标纳入各省辖市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制度,不仅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而且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始终稳定在1.188亿亩和1.034亿亩。

  为了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河南省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继2004年底在全国率先宣布提前一年免除农业税后,又陆续出台了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17项补贴。仅2009年,省财政各项惠农补贴预计总额达120亿元,其中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已兑现78亿元。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真金白银的惠农政策,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粮食生产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据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介绍,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由2004年的1.35亿亩增加到2008年的1.44亿亩,年均增长200多万亩,为粮食产量的持续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河南省粮食总产已实现连续6年增产,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人均粮食占有量突破1000斤,不仅养活了全省近1亿人口,每年还输出原粮及制成品300亿斤,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河南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亿元,同比增长32.7%,比2003年增长1.6倍,成为全省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居全国第二位。火腿肠、味精、面粉、方便面、挂面、面制速冻食品等产量居全国首位。

  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蓬勃发展,助推河南省经济“蛋糕”越做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生产总值以年均11.2%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第九位上升到全国第五位。2005年河南省生产总值首破万亿元大关,2008年达到1.84万亿元,今年有望跨入“两万亿俱乐部”。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河南也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最快时期。目前,河南省仅农副产品加工业就安排就业500余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全省每年有15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成为市民。截至2008年底,河南省有设市城市38个,居全国第四位;城镇化水平达到35.9%。与2002年相比,提高10.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高3.3个百分点。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