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农业

家庭农场发展向好 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鏃堕棿:2014-09-09 | 鏉ユ簮:金融时报

  绥化市土地面积广,且平整、连片、肥沃,是黑龙江省最大的粮食主产区,用占全省14.3%的耕地,产出了占全省1/4强的粮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的规模化、大机械化、高效率化经营。从2013年初开始按着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又把家庭农场这个新生事物纳入大农业重点发展范围,采取多种措施,出台积极的政策鼓励家庭农场逐步实现规模、规范和科学经营,为进一步提高粮食产能,促进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是实施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大战略的关键。但从实际看,在肯定家庭农场向好发展的同时,也应关注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发展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土地流转不畅通,制约扩大规模。一是流转形势比较单一。目前,绥化市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形式主要为承包经营,入股经营的很少。二是流转价格高。大部分农户存有“吃大户”心理,流转给家庭农场的土地价格平均上涨10%~20%,如,绥化大力农场水田承包价格最高达11000元/垧,较正常价格偏高1000元/垧左右。三是流转期限较短。部分农户担心土地流转时间长失去土地经营权,而且在价格上容易吃亏,致使多数流转以3~5年为主,不利于农场制定远期经营目标。

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从不同的农户手中流转过来的土地在地力、水源、基本设施等方面差别很大,受流转期限短、资金能力的掣肘,无法进行完全改善,导致农场整体的基础设施薄弱。再者,由于家庭农场是新生事物,没有成型的经验可供参考,摸着石头过河,短期内难以提高管理水平。

与上下游关联单位地位不对等,相关扶持政策不完善。和农户相比,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有所扩大,在耕作、播种等生产环节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和现代化效应,但家庭农场在产前生产资料购进、产后农产品(000061,股吧)销售环节仍然显得偏小,与相关联的上下游市场主体谈判地位不对等,抵御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市场波动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国家对家庭农场的工商管理登记还没有进一步完善,欠缺专门的扶持政策,影响其健康发展。

农业保险赔付率低。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种植业的保费与保险金额的比例大约是1:9强,主要分四个档次,以玉米为例,绥化市保费和保险金额的比例分别为15:145、30:290、45:440和60:590,并且全额赔付的前提是完全绝产,和其他险种比,这个比例并不高。

  进一步推动家庭农场发展的策略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家庭农场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因此,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争取实现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纠纷调节体系全覆盖,为土地流转搭建便捷的沟通和交易平台,为家庭农场合理流转土地创造条件。

加强对家庭农场的经营性指导。由政府农业部门做好家庭农场资格审查工作,帮助家庭农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采取单位包乡、技术人员包场的办法,为家庭农场提供各项技术服务;结合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开展针对家庭农场的人才培训计划,逐步建立农业劳动力技能持证上岗制度。

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强化新型农业社会服务化体系建设,指导家庭农场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种养新模式,开展标准化生产,对从事种养等特色产业的家庭农场,建议按照其规模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为其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提高保险服务水平。政府部门应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贴补等措施,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使政府的惠农政策通过保险的形式放大惠及家庭农场。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创新农业保险险种,加大保险理赔力度,适当提高理赔率。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