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电商

互联网技术的革命,遍地开花的“农村电商”

鏃堕棿:2014-11-19 | 鏉ユ簮:萧山网

改革开放初期,江浙一带开始兴起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镇企业,曾经成为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约束的典范,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流行语。

尽管时间慢慢证明,这种“遍地开花”的方式埋下了很多隐患,甚至被认为是现阶段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障碍之一,但不可否认其搞活了当时的乡村经济,更催生了一批知名的大型民营企业。

如今,从浙江起步、逐步蔓延至全国各地的“农村电商”,在目前消费低迷的大环境下,再现了“自下而上”的农村经济活力。数据显示,全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量已经连年递增。

据商务部统计,2013年我国农产品的交易总额在4万亿元左右,其中80%是通过传统市场实现,可见电子商务还存有巨大空间。

中央层面,显然已经关注到农村电商的潜力。今年初,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奠定了发展农村电商的政策基础。

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召开过6次经济座谈会,互联网领域的代表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都受邀参加过。11月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唯一受邀参加的电子商务企业代表的刘强东谈到“电商下乡”,更是受到了李克强的赞许。

那么,电商进入农村到底有哪些模式,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挑战,带来哪些改变,浙江的样本或许能发现些许答案。

网上白牛村

驱车从临安市区往昌化镇的白牛村,柏油马路、水泥公路,一路交通顺畅,进到村子里,只见路边两三层楼房林立,不少人家正在搭建新房。

当地人说,做电商为白牛村人带来了财富。

根据今年10月份公布的《淘宝村研究微报告2.0》,截止到2013年年底,全国已经发现各类淘宝村20个,涵盖的网店总数约为1.5万家。其中,浙江省内有义乌的青岩刘村、缙云县北山村、临安市白牛村、临安市新都村、松阳县大东坝镇五大“淘宝村”。

“网上白牛村”以经营坚果类的炒货为主,2013年网上销售额达1.5亿元,其中70%是坚果炒货,“今年预计两个亿”。临安市商务局商贸发展科科长叶立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白牛村自2006年起有人从事网上销售,后成立由村委会主任担任组长的白牛村电子商务领导小组,进行重点扶持。

如今,全村在各个电子商务平台经营的网店已有四五十家,占全村户数的10%左右。“临安天玥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该公司就在白牛村村委会隔壁,老板潘小忠,仅高中毕业,原来是个体户,今年刚注册的公司,其网店品牌叫“山里福娃”,2013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整个白牛村这样规模的仅4家,年销售额1000万以上的有2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到他公司的时候,工人们正好午休了,留着两三个客服人员在接单,“双11销售了100万,这两天连着加班,刚忙得差不多,让他们回去休息了。”潘小忠说,去年的双11销售额才十几万元。按照今年的形势,他预计今年销售额能达到3000万元。

2007年他开始做实体店卖坚果,老婆的弟弟刚大学毕业开始尝试网上销售,2008年回到老家开始做起来,开始一星期只有几个单子,但很快就做了起来,2010年的时候市场最热,利润率也高达20%。

“现在虽然看上去很火爆,利润率到手的只有1-2%,我们今年上半年可能还亏本。”潘小忠告诉记者,主要在于竞争太激烈,安徽等地也都开始卖,整车拉过来进货很方便,成本也就高几毛钱。

在他的网店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看到,带壳的核桃38元/斤,核桃肉80元/斤。

但他也表示,过年前的一两个月才是高峰期,每天要加班到半夜,而那段时间的利润率能达到20%左右,产品的销量也占到全年的70%左右。

潘小忠告诉记者,人工成本还不算高,一般情况下固定十几人,旺季的时候临时多招一些,达到30多人,最多的时候剥肉都要五六十人,一般给70元/天,农村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喊人不难,一年下来人工成本大约十几万元。

数据显示,2013年,临安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10亿元,促进农民增收1.2亿元,预计2014年将突破18亿元,促进农民增收2亿元。

据叶立江所说,仅双11一天,临安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7000万元,白牛村1200万元,另一家市里重点电商企业1500万元。

白牛村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张青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牛村的网店平均经营时间在1-3年,3年以上40%,大部分是2012年以后开店,越到后面加入电商的越多。在这些淘宝店铺中,金冠1家,天猫2家,皇冠店占一半以上。信誉等级比较高的店铺,订单量也比较多。

21世纪经济报道从临安市了解到,最近,该市创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市”综合得分居全省首位,目前,总面积200平方米的服务点正在建设中,接下来临安计划将白牛村打造成“中国电子商务第一村”。

白牛村进军电商以来,农民收入大增,2013年带动就业300人左右,直接增加收入300万元左右。

仅淘宝村而言,全国20个淘宝村共涵盖了1.5万家淘宝店,按照农村淘宝店由单个家庭经营、每个农村家庭人口4人计算,淘宝村共实现了6万人直接就业,并且带来了物流快递、包装等服务业的大量间接就业。

另外,近两年中央力推的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小城镇。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促进了农民返乡创业和就近就业,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阿里研究中心研究表明,在淘宝网数百万卖家中,有近一半为农村户口,其中有15%的人只有初中以下教育水平。从工作状态来看,只经营网店的农业户口群体,比重高于非农商户。

服务站模式

农村电商的另一种典型模式是,起源于浙江遂昌的“赶街模式”,如今在浙江各地推广。

简单地说,就是在每个村找一家便利店,作为电商的合作伙伴。赶街为每一个村网点提供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由便利店的老板为村民代发、代收包裹,也提供代买和代卖网上商品的服务。

据悉,阿里巴巴与浙江桐庐进行合作,正在当地铺设仅供购买商品的服务站。桐庐峩山畲族乡农丰村服务站,正是目前当地已经开展的21个之一。

农丰村书记洪林妹是站点的负责人,她今年49岁,为人比较热情,村里走动比较多,十年前就接触了网络,现在自己还开着一个公司,在当地绝对是个见过世面的人。

原本她这里也要开站点,但这个“能人”主动和乡里和阿里巴巴方面联系,就先开了起来。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