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网 > 名人创业故事

周炜:一个公司能够成长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这个创业团队

鏃堕棿:2017-05-09 | 鏉ユ簮:

题图:创世伙伴资本合伙人 周炜先生

每个跳进创业大潮的人,不论成败都不可否认的经历了一场彻骨的洗礼。这些年来,投投目睹和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在创投领域「野蛮生长」的人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这些独立的个体积沙成堆,他们不断裂变、成长,从幕后走向台前。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创投人从中冒出。

1.参与创建KPCB

我在1994年进入职场,当时进入福建一家很小的创业公司——福建实达,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相当知名,1996年公司就在上海主板上市了,是16个大学生一起创建的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主要是做金融行业的支付系统、清算系统。

大家可能知道,后来公司做了PC,但那是副业,当时公司的主业是做金融行业的支付系统和清算系统。这家企业曾在中国信用卡支付方面,不管是机具、ATM,还是后台清算,大概占了50%的市场份额。

我是中国第一代硬件的POS机的设计者之一。在我们公司产品出来之前,都是进口以色列的产品,一台POS机卖三万块,我们的东西出来以后,一台4000块钱,公司还有超过50%的利润。我们做出了中国最早的信用卡共用系统、校园卡,第一个校园卡系统是我在四川大学做的,第一个支付共用系统是我在湖南做的。

2003年,我在上海做了一家支付类的创业企业,当时,这家公司是银联商务的第二大技术合作伙伴。

不论是后来在上市公司做投资并购,还是创业,在那个年代,做企业是要整天喝酒的,当然银行系统已经非常好了,但还是一周醉三次,我现在也很好奇我太太怎么能受得了,每周三天回去抱着马桶吐,居然嫁给这么恶心的一个人。

因为想换一种生活,觉得不想再靠跟人做关系赚钱了,当时就想,我要站着把钱挣了,不能天天跟人喝酒去挣钱了。当然现在又很头疼了,好像还是得靠关系,又得跪着去挣钱了,这是现在的一个问题。

当时,我把那家电子支付公司卖掉了,然后去沃顿商学院。在我34岁高龄的时候,跟25、26岁的学生坐在一起去读商学院。2007年,在我回国之前加入了KPCB,后来一起参与创建了KPCB中国基金。

2.投资人混的是声誉

KPCB是2007年进入中国的,这个时间点,确实有点不尴不尬。当时,有一篇文章叫《创业公司的2005现象》,文章里面讲,大量的2011~2013年上市的公司,都是在2005年扎堆创立并且拿到A轮投资,比如去哪儿、58同城等一大堆公司,都是在那个时候创建的。

所以在2005年左右,出现了大量的本土品牌,像北极光、启明等一大批机构出现。这些机构已经有意识创建自己的品牌了,不过当时的中国投资,还是以美元基金为主,虽然他们也是本土品牌,但它的做事风格跟美元基金一模一样。

2005年扎堆冒出投资机会在今天看来说明了投资是有周期性的,公司的出现也是有周期性的。

其实在当时,基本上任何项目都很难判断,中国的创业者很青涩,主要还都是海归。你会看到,当时即使是阿里巴巴、百度这样的项目后面也都跟着一堆投资机构。在没有很大把握的情况下,五六个人一起投一个项目是普遍现象。当然,周期性是每个金融创业人员必须知道的。虽然我曾在沃顿商学院读过,不过我那时候受到的启发更多来自于跟投资前辈面对面沟通。

从2010年以后,风险投资在中国爆炸式地增长。2015年,中国募集的风险投资和PE的资金大概是2.5万亿。做早期投资的人,对数字不太敏感,我也很少看公司的财务。其中有1.5万亿是政府引导基金,这个是相当可怕的一个数字。

对比看来,美国风险投资已经非常成熟,LP、GP非常专业,你该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做早期的专心做早期,做晚期的专心做晚期,他们投资阶段分得比较清楚,行业也分得非常清楚。有一些专门做2B领域,有些专门做互联网2C,都是根据个人所长。当然也有做全资产管理的机构。

哪里的VC还非常活跃?曾经是台湾、日本、韩国、以色列、印度、俄罗斯、欧洲。现在,全世界只有两个半VC能行得通的国家,中国、美国和以色列。以色列可以定义为半个VC成功市场,因为它的创新非常多,而没有足够的市场。印度试了好几次,也是起起伏伏,到现在没有证明。俄罗斯VC行业基本上没了,曾经中国的VC市场是台湾创投是一大力量,现在基本看不见了。

过去,中国是遍地黄金,什么都可以干。但是现在进来做风险投资的这个时间,面临的是大浪淘沙,这个时候你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你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过几年可能你就只能离开这个行业。因为作为GP,每一个投资人都会给你一个几年的甜蜜期。在中国,可能过三五年,你没有给我可观的回报,你再找他拿钱就拿不到了。

所以这个行业,混的是你个人的声誉,这是你作为投资人唯一积累下来的东西。

未来你要继续投资,你必须要有资金源,如果这个声誉都没有,就是很大的问题。当然,国内有一些机构现在在各省就像成吉思汗一样扫荡,这个省弄完,就去下一个省,中国有30几个省,反正都有足够的地方让你玩,这也是一种方法,但我不会去采取的这样的方法。

投资人个人的品牌树立有两个路径:一种,你真的太牛了,一下搞出好几个太牛的公司,那市场就认你,这没什么好说的;另一种,通过帮助企业家,就算你最终不一定有非常辉煌的业绩,但你获得了广泛的企业家的认可,你也可以继续做下去。当然还有一条路,就是现在比较流行,走网红这条路,投资人也要做网红,但这个是需要天赋的。

3.投资三定律

一个伟大的公司能够成长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这个创业团队,不取决于这个投资的币种、上市的目的地,当然投资人对它的帮助可以很大,可以很小,可以正面,可以负面,这取决于GP的专业性。过去散养式的方式,未来肯定行不通,不管是币种还是品牌,现在都没有那么重要了,反而是你真的给创业者提供了什么资源和帮助,这个传得很快的。

越野定律:知赛道,知门槛,知能力

创业好比越野赛,在赛道的不同位置暗含着不同的挑战,需要具备与赛道相匹配的能力。越野赛不同于铁人三项,每一次比赛你并不知道之前的赛道是怎么设计的,这可能更形象的可以描述创业。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