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问题

2017年猪市惊天大揭秘!

鏃堕棿:2017-05-18 | 鏉ユ簮:

在猪市里历史往往不会重演,经验不可照搬。尤其是从2013年到2020年,养猪业将经历“乱世出英雄”时代,之所以说乱是指养猪业要经过一轮轮的淘汰,只能活下来一小部分猪场,养猪业格局和区域分布将重新调整。为什么能出英雄呢?就是机会多,抓住任何一点,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关于2017年猪价,大部分人都能把握大趋势,甚至预测的八九不离十。但每个时间节点,各种数据出来以后,大家又立马陷入迷茫,因为这些数据和猪价走势表面上来看恰恰相反。

我一直在思考并在网上与各位分析师交流,希望能够从他们那里取经,从而可以更全面认识2017年猪市。包括和猪易传媒同事一起做猪场走访,更多是验证自己之前的各种猜测,加上猪易通本身的各种数据,特别整理一篇文章,解开这一个新周期的面纱!

我自己在过去几个月提出的几个观点:

2016年对猪市影响较大的是进口肉,而2017年应该是牛猪,进口肉的影响减少;

不能只看能繁母猪存栏变化,更要关注母猪生产成绩提高带来的产能增加;

禁养、限养,高价仔猪等诸多因素影响,生猪出栏体重增加是未来几年大概率事情;

种猪圈交易混乱,鱼龙混杂,也将拖后生猪产能恢复进度;

2017年猪市惊天大揭秘!

简单的说,就是母猪少了,不代表生猪供应能力一起减少。我们需要重新衡量并计算供求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新的平衡点,才能真正看懂2017年猪市。

一、为什么种猪这么畅销,但国家公布能繁母猪数量一直在下降?

在过去2年,我们看到种猪企业生意都很好,种猪都是供不应求,从2015年年底到现在已经1年多了,种猪已经畅销这么久了,但为什么能繁母猪数量迟迟没有恢复,种猪企业销售种猪都去哪里了?这是大部分人困惑的问题,也是我很困惑的。经过我们走访,同时向部分资深人士交流,我得出如下结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1、中小猪场,并没有扩张规模,但大部分猪场对母猪群结构做了更新,这2年种猪淘汰比例增加,所以对种猪的需求旺盛;

2、最近2年,部分中小猪场引种并不成功,无论是发情还是配种率都很低,很多种猪没有使用一胎就被淘汰了,无奈继续引种;

3、部分企业销售怀孕母猪,非二元母猪,这部分种猪的生产性能很差,散户引种后很快就被淘汰;

4、大企业快速扩张,对原种母猪的需求增加,企业自身对外销售的种猪数量减少,造成了供应减少。

以上是造成种猪畅销,而能繁母猪数量迟迟不能恢复的几点原因,但也许还有其他原因。受各地限养禁养影响,大部分中小猪场都没有机会去扩张规模,只能不断的调整母猪群结构。剩下高产优质母猪,这是母猪生产成绩和年提供商品猪数量快速提高的原因之一。当然散户退出、规模猪场比例增加,也会提高全国母猪平均生产水平。

二、为什么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但生猪价格也一直在下跌?

第二个问题,也是很多新手容易迷糊的问题,就是农业部公布的生猪存栏量量同比去年是下降,但是为什么生猪价格也在持续下降。如果市场上的猪并没有增加多少,是什么导致猪价如此快速下跌?

我之前提到过生猪出栏体重增加是一方面原因,今天恰好拿到一个公式。我们说供求关系,其中生猪供应量不等于存栏量也不等于出栏量。供应量=进口量+屠宰后的白条猪重量,大家记得是重量而非数量。据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3月进口猪肉数量为12.4万吨,环比2月增加12.42%。1-3月进口肉数量累计达到34.6万吨,较2016年同期超6万吨,为历史新高。第一季度猪肉进口量同比去年明显增加,此外还有猪杂碎进口量也在增加。而我们再回到生猪出栏体重这个话题,过去2个月“牛猪论满天飞”,无论大小猪场,生猪出栏体重都在增加,从110公斤出栏到130--140公斤,而二次育肥往往达到160公斤以上,今年每出栏5头猪,就相当于增加1头供应量。给大家分享一个数据:1--4月份生猪出栏减少1.7%,但生猪活重增加2.8%,综合算下来仍是供应量同比是增加(这个数据来自农业部某处长的报告)。

我们再来看消费,今年的消费同比往年要差一点,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是往年,3月份一般是猪价较低,出栏量较大的月份,很多屠宰企业会做一些冻肉储备或者深加工,可以有效消化富余的产能,但今年猪价整体趋势是前高后低,屠宰企业自然不会大量囤货。从我们猪易通监测的屠宰企业屠宰量来看,第一季度猪肉消费依旧惨淡。短期内供应是大于需求的,屠宰场压价可以做到顺风顺水,价格就这么一路下来了。

2017年猪市惊天大揭秘!

三、为什么规模企业大量扩张,但生猪产能还没恢复?

在过去1年,我们听到很多饲料企业都在转型养猪,动辄就是上千万头的规划,可以说规模企业这一轮扩张是疯狂的,但为什么现在能繁母猪数量并没有上来,生猪产能恢复如此之慢?

规模企业在扩张,这是既定事实,但更多是口号先行,实际产能还没开始释放。受环保影响,无论是拿地速度还是建设周期都拉长,另外一个因素,很多企业都是从引进原种到商品猪,商品上市周期更长。据我们了解,去年喊着扩张的养猪企业新建的猪场,下半年才会有部分商品猪上市,而明年和后年才是巨头们产能爆发点。

并且,在这一轮扩张中,很多大企业提出的规划是一个误导。温氏的成功,让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学习效仿“公司+农户”模式,这些巨头们更多是想把种猪和母猪养好,向农户提供优质二元母猪或仔猪,而非直接上市商品猪,这样产能就会被计算2次,因为现在上市企业销售的种猪、仔猪都计入商品猪。比如正邦说要实现5000万头生猪目标,他们自养的比例能有多少,更多还是依靠合作农户来养。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市企业的出栏量占比更多是噱头。养猪还是靠家庭农场。

四、为什么生猪出栏体重增加那么快?


评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