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问题

我吃不起水果了,被资本绑架的水果行业

鏃堕棿:2019-05-15 | 鏉ユ簮:

“今年水果价格太高了!”

“老朽活了三十多年,第一次见水果那么贵,老朽不吃,你们慢慢吃。”

“苹果去年4块9,今年没低于6块9的,吃不起,只能吃吃香蕉了。”

“拆了那么多农贸市场,小菜店,小果摊,不贵才怪呢! ”

上周笔者发送的一篇《水果越卖越贵?价格为何“涨声一片”?》文章,引起了C端消费者的轩然大波,“贵”似乎已经成了如今消费者对于水果的统一印象。

确实,大家发现没有,今年水果有一个普遍的特征“贵的离谱”!从苹果到早期瓜市再到荔枝,往年平稳的水果价格,在今年一个接着一个突破新高。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或许有的人认为是减产,有的人认为是果品结构的变化,但是,今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一个或许在行业里鲜少被提及的角度——资本驱动,来分析一下今年的水果为什么这么贵?

资本成就了水果产业,却也绑架了水果产业

我们常说,中国近几年的水果产业发展飞速,赶得上欧美农业过去20年的速度。

回忆一下,水果产业是什么时候突然火起来,促使大批人员一跃而入的?

应该就是资本的目光开始对准水果行业的时候。

房地产不景气,大家都在寻找健康产业以求有好的资金流向入口,水果作为一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朝阳产业进入了资本的眼帘。

这个行业足够落后,让资本能够大展拳脚。于是乎,水果产地、批发、零售各处都能看到资本的身影。

一时间,各品类水果产地在资本与政府的双重扶持助力下,开始土地大量流转,规模化出现。各种分选、包装、保鲜库等采后设备成套奉上。产地的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日新月异!

线上、线下水果零售遍地开花,各种模式、各个地方层出不穷,街头巷尾仿佛都被水果店包围。

在此,笔者不得不感叹,资本的力量是巨大的。

但是,资本逐利。资本帮助行业发展的前提是让他能够尽快回收成本与“高额利息”。这就奠定了近几年水果行业的“快”节奏。

这种节奏为整个行业带来了一种焦虑,大家都在思考新模式、新营销、新品种,不惜一切代价。

而水果行业作为一个本该“慢”的行业,在被动“快”发展后,后遗症正在逐渐显现——不合常理的水果高价。

这其中有前期成本的投入、果品结构的升级、包装保鲜的迭代等原因。还不乏个别不良投机者为追逐利润故意掀起水果市场价格波动!

警惕:投机者在水果行业割韭菜

投机者的胃口从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他们要求的是利润,而想要获得利润市场就得有波动。

早在几年前就有人注意到这股力量在市场的涌动了。你可能听说过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但囤货的柚惑,蔗干你,大家可能没有耳闻。

就在去年,笔者就亲眼见证了一场甘蔗市场里的割韭菜。投机者们在甘蔗地里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大量收购甘蔗,把甘蔗定在手里。

批发市场里的货卖完了,批发商们只能去地里再次下定,但是由于资本家们散布的假升价消息,你已经很难以之前的价格定到甘蔗了。所以只能买涨价。农户看到真的涨价了,也一个劲的要高价。

搞到的最后就是甘蔗地里的价格比批发市场的都贵。

而又过几天,批发商手里的货又卖完了,连批发商自己都相信市场确实要起价了,于是也大量的从投机者手里定下高价甘蔗,投机推手们成功脱手,赚取差价。

而随后的情况就是,这一大量的存货突然涌入市场,加上没被定下的新货。供大于求,有人开始卖低价处理手上的存货了,市场就恐慌了,农户也想着我只要有点钱赚就好了,它也开始按平时正常价卖了,于是市场就悬崖式的暴跌了。

升价的时候没人会想甘蔗是不是能值这么多钱,暴跌了才大呼上当。

投机者的玩法越来越娴熟,批发商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

以前做批发生意是最吃香的,因为受到产业的波动小,贵来贵卖,利润也比较大。

但现在价格倒挂、产区价格过高等种种原因,使得水果零售价逐年攀升,消费者快吃不起了,不买了!

而在这个链条上,受损的就不止批发商了。

价格已经成为制约水果行业发展的紧箍咒

 

 

果农、批发商、资本都希望水果可以越卖越贵,或者说卖的越贵越好。

 

 

为此,上文已经说过,资本也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整个产业链条上,从而希望水果可以从包装、营销等层面让它身价更高。

 

 

而他们的底气基本来自日本,日本的水果一直是中国水果行业所向往的——优品优价、不愁销、精致。

 

 

但是中国毕竟不是日本,日本土地稀少、劳动力高昂、国家高度保护农业等原因促使他们不得不高价。

 

 

中国有必要吗?

 

 

笔者在这里想说:“别只想给消费者最好的,要给消费者需要的。”

 

 

现在的水果动辄要做某某品类的爱马仕或者行业价格第一。

 

 

但当所有的水果都一致想要定位高端,价格走高,那么谁来考虑中、低收入人群的需要?

 

 

他们也想实现在自己收入范围内的水果自由。

 

 

可今年的水果市场价格却已经超出了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所能接受的价格区间。

 

 

要知道,每个等级的消费者都有自己的价格接受区间,比如你平时只买4元一斤的茄子,当它突然涨价至7元一斤了,你会怎么办?

 

 

选择其他蔬菜代替。

 

 

你可能会说,水果和蔬菜不一样,它的溢价能力更高,但是高到什么程度,你有衡量标准吗?

 

 

更何况,水果还真的不算是刚需食品,消费者完全可以选择不吃。

 

 

优品优价并没有错,但是中国的国情也决定了,一旦价格超出了消费者心理价位,无论多好也没有价值。我们果业企业在实现自己果品价值的同时也要防止陷入不断调高服务、不断调高价格、不断调高品质,最终掉入价格紧箍咒内无法脱身的命运。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