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养技术 > 饲料技术

卢德勋老师给大家介绍几本营养学方面的书

鏃堕棿:2009-12-02 | 鏉ユ簮:三农致富经
1.分子营养学——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 作  者: 张长颢 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7-1 字  数: 469000 版  次: 1 页  数: 251 印刷时间: 2006/07/01 I S B N : 9787117077705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5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基因表达的概念和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理论,因为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要涉及到这些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所以在本书的前面进行介绍有助于为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基础。第二章为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对基因组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这是分子营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在第三章中,以各种营养素为例,详细地介绍了每一种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因为营养素对基因的表达调控虽然有一些共同点,但同时它们又各具特色。第四章为基因多态性对营养素吸收、代谢和利用的影响,这是分子营养学的另一主要研究内容。第五章则是在以上各章节的基础上,探讨营养素与基因相互作用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及机制,即营养素与基因相互作用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本书的内容较多,涉及很多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在正文后附有主要参考资料,可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教师授课时参考。书后还附有英汉索引,以便查询。该书可作为营养与食品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目录绪论
第一章 基因表达的概念和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基因表达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基因表达调控的意义
第二章 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对基因组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
 第一节 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二节 营养素对基因组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
第三章 各类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一节 蛋白质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二节 脂肪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三节 碳水化合物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四节 钙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五节 铁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六节 锌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七节 硒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八节 铬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九节 维生素A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十节 维生素D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十一节 维生素E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十二节 生物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四章 基因多态性对营养素吸收、代谢和利用的影响
 第一节 基因多态性对叶酸代谢的影响
 第二节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对钙代谢的影响
 第三节 基因多态性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第四节 基因多态性对铁代谢的影响
 第五节 基因多态性与乳糖不耐症
第五章 营养素与基因相互作用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生命早期营养对成年后肥胖相关疾病的影响
 第三节 营养与基因相互作用对高脂血症的影响
 第四节 营养素与基因相互作用对肥胖发生的影响
 第五节 营养素与基因相互作用对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影响
 第六节 营养素与基因相互作用对糖尿病发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中英文名词对照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2.分子营养学 作  者: (美)J.曾普尔尼,(德)H.丹尼尔 编著,罗绪刚 等译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 字数: 614000 版次:1 页数: 414 印刷时间: 2008/05/01 开本: 大16开 印次:1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030173713 内容简介
分子营养学是营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门科学。本书是目前国内已出版的唯一一本有关分子营养领域研究进展的中文译著。书中对国际一流专家发表的有关分子营养方面的最新和最重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全书共分24章,详细叙述了分子营养学的研究方法、细胞内营养物质的动态平衡、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信号转导、基因表达和蛋白水解、核酸和分子水平事件的生理作用以及遗传修饰食物和食物过敏的分子机理等。
本书忠实原文,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原书的风格与韵味。可作为营养学、动物营养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医药学专业等的教学、科研人员及研究生的参考书。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1部分 分子营养学研究的方法
1 基因组与后基因组
Ji Zhang
2 后基因组营养研究的前景
Hannelore Daniel
第2部分 细胞营养稳衡、细胞增殖与凋亡
3 有机养分浆膜转运蛋白的分子生理学
Hannelore Daniel
4 维生素及其生理活性形式的细胞内运输和区室化
Donald B.McCormick
5 增殖细胞中的养分稳衡
Janos Zempleni
6 营养和细胞凋亡
John C.Mathers
第3部分 营养物质在信号转导、基因表达和蛋白水解中的作用
7 哺乳动物中葡萄糖对基因表达的调节
Fabienne Foufelle和Pascal Ferre
8 NgL动物细胞中依赖氨基酸的转录调节
Michael S.Kilberg,Van Leung-Pineda和Chin Chen
9 脂肪酸与基因表达
Ulrike Beisiegel,Joerg Heeren和Frank Schnieders
10 视黄酸受体和视黄酸X受体在调节维生素A作用分子机制中的作用
Dianne R.Soprano和Kenneth J.Soprano
11 生物素、维生素B6和维生素C对基因表达的调节
Krishnamurti Dakshinamurti
12 硒与维生素E
Alexandra Fischer,Josef Pallauf,Jonathan Maj ewicz,Anne Marie Minihane和Gerald Rimbach
13 鞘脂类:癌症治疗和预防的新战略
Eva M.Schmelz
14 食物中异黄酮的保健作用
Thomas M.Badger,Martin J.J.Ronis和Nianbai Fang
15 骨骼肌中遍在蛋白化和依赖于蛋白酶体的蛋白酶解机制
Didier AttaiX,Lydie Combarct,Anthony J.Kee和Daniel Taulandier
第4部分 核酸与核酸结合化合物
16 膳食、DNA甲基化与癌症
Judith K.Christman
17 人类细胞中组蛋白的生物素化
Janos Zempleni
18 烟酸营养状态、多聚体(ADP-核糖)的代谢及基因组的不稳定性
Jennifer C.Spronck和James B.Kirkland
第5部分 分子活动对生理的影响
19 转运甘油三酯的血浆脂蛋白的装配
Joan A.Higgins
20 细胞胆固醇的调节
Ji-Young Lee,Susan H.Mitmesser和Timothy P.Carr
21 2002年度:营养对白内障发生率影响的评估
Allen Tavlor和Mark Siegal
22 营养与免疫功能
Parveen Yaqoob和Philip C.Calder
第6部分食物
23 食物过敏的分子机制
J.Steven Stanley和Gary A.Bannon
24 遗传修饰食物的安全性评价
Steve L.Taylor
索引书摘插图
1 基因组与后基因组 Ji Zhang
(1 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病理与微生物系;2 穆若一迈尔研究所人类分子遗传中心,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奥马哈,内布拉斯加,美国)
引言
近年来,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的巨大进展推动了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分子机制的精确测定,为增进健康、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及预防疾病提供了巨大潜力。了解健康成年人对营养摄入的不同反应的分子机制将大大推动营养学的发展,因此,营养学家获取基因组研究的必要技术和资源的知识是相当重要的。最初,基因组学指的是对生物体基因组,即一整套基因和染色体进行作图、测序和分析的科学规则。目前,基因组学的研究重点已由基因组的结构分析(结构基因组学)向基因组的功能分析(功能基因组学)转移。结构基因组学的目的是构建生物体的高分辨遗传、物理和转录图谱,并最终测定其全部DNA序列。然而,功能基因组学代表着基因组研究的新阶段,是指在大量结构基因组学信息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性技术。本章的第一部分将着重介绍结构基因组学中所使用的工具和试剂;第二部分将着重介绍DNA微阵列技术,即当今的功能基因组学的代表。
结构基因组学
基因组、遗传绘图与物理绘图
人类基因组含有近30亿核苷酸碱基对,携带着30000~100000个基因的遗传密码。二倍体基因组DNA构成22对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一条线性DNA分子,该分子的特点是含有3个功能元件,这些元件是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成功复制所必需的:①自我复制序列;②着丝粒,即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纺锤体的连接点;③端粒,它能确保末端染色单体的完整复制。基因组图谱的定义是DNA分子中不同基因座(基因、调节序列、多态性标记序列等)的相对位置。有两种不同的绘制基因组基因座图谱的方法,即遗传绘图法(genetic mapping)与物理绘图法(physical mapping)。
……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3.整合应用生理学作  者: 冯志强 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5-1 字  数: 540000 版  次: 1 页  数: 345 印刷时间: 2006/05/01 开  本: 印  次: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9102237 内容简介
本书在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把生理学知识和相关研究进展以及有关人文知识等进行整合,形成一种独特的知识构架。全书由生理学的发展、生命的基本特征、内稳态机制、细胞的功能、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活动及其协调机制和机体的保护机制6章共55节组成,每节以整合的形式阐述一个相对复杂的生理学问题,既有一定的广度又有相应的深度;同时还注重把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某些临床改变或研究进展相结合;在以生理学知识为核心的前提下,提出新的假说或尚未阐明的问题,尤其是对部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思想和精神的介绍,具有启迪读者思想的作用。本书以一种新颖的构思对生理学知识进行重组,内容全面而充实,图形的整合性强且主要为作者设计。本书主要用于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和各专业本科生学习生理学知识和进行复杂问题的思维训练,对从事基础和临床教学的教师也具有参考价值。目录
第1章 生理学的发展
 第一节 生理学的发展及唯物辩证法在其中的作用
  一、古代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二、近代生理学的发展
  三、现代生理学的发展
  四、唯物辩证法在生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五、生理学研究中应坚持的思想和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我国生理学的发展
  一、我国生理学的发展概况
  二、我国对生理学发展的贡献
  三、老一辈生理学家对我国生理学发展的贡献
  四、我国生理学事业的发展同祖国命运紧密相连
 第三节 生理学研究的宏观水平和微观水平
  一、宏观和微观水平研究的内容
  二、宏观和微观水平研究的进展和获得的成就
  三、宏观和微观水平研究的相辅相成作用
 第四节 生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一、生理学研究的方法
  二、细胞内记录技术和细胞外记录技术
  三、生理学研究条件的发展
第2章 生命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新陈代谢
  一、新陈代谢及其两个方面
  二、新陈代谢同整体各系统功能的关系
 第二节 兴奋性及其表现形式
  一、兴奋性的概念
  二、兴奋性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生命的发生和运动
  一、生命的发生
  二、个体生长发育及其调节 
  三、生命的意义和对待生命的态度
 第四节 生命活动中的信息传递
  一、细胞信息传递研究中的主要事件
  二、体内的信息物质及其运动
  三、信息跨膜传递的作用及机制
  四、生命活动中的信息传递及特征
 第五节 机体同环境间的协调及机制
第3章 内稳态机制
 第一节 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及自动控制
 第二节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及其稳定的机制
 第三节 体液中的酸碱平衡及其维持机制
 第四节 血浆渗透压的稳定机制及体液渗透压变化
 第五节 机体血压的稳定机制
 第六节 吸收和排泄功能及其在内稳态中的作用
 第七节 机体体温的稳定机制
第4章 细胞的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和膜电流
 第三节 神经细胞的活动变化及机制
 第四节 突触传递的过程及机制
 第五节 肌细胞的运动功能
 第六节 红细胞的功能及生成和破坏
 第七节 心肌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的电活动及生理特性
 第八节 离子在心室肌细胞活动中的作用
第5章 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活动及协调机制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及其变化
 第二节 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微循环的功能活动及调节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五节 呼吸运动的形成及调节 
 第六节 气体的交换和运输
 第七节 消化功能及其协调
 第八节 饥饿和饱感的产生机制
 第九节 体内能量物质的运动及调节 
 第十节 尿生成和排出的过程及其调节 
 第十一节 机体自主性功能活动的调节 
 第十二节 视觉产生的过程和机制
 第十三节 听觉产生的过程和机制
 第十四节 疼痛和镇痛
 第十五节 机体的其他感觉功能
 第十六节 运动时机体功能活动的变化及调节 
 第十七节 牵张反射和反向牵张反射
 第十八节 机体姿势和运动的维持机制
 第十九节 觉醒和睡眠
 第二十节 记忆和遗忘
 第二十一节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第二十二节 大脑皮质对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第二十三节 内分泌和外分泌的作用及调节 
 第二十四节 激素对受体调节 的作用及机制
 第二十五节 激素的协同作用和对抗作用
 第二十六节 性激素的作用及分泌的调节 
第6章 机体的保护机制
 第一节 机体的免疫功能
 第二节 血液凝固和抗凝血机制
 第三节 胃内的损伤因素和胃的自身保护作用
 第四节 机体对紧急事件的反应及机制
 第五节 环境中的损伤因素和机体的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这些书都不错,尤其是第三本《整合生理》,对全面理解动物机体极有好处!
--------------------------------------
4.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学作  者: (德)穆哈德 编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7-1 字  数: 421000 版  次: 1 页  数: 257 印刷时间: 2007/07/01 开  本: 印  次: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030193896 包  装: 精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自然科学 >> 生物科学 >> 遗传学
内容简介
目前,实验室人员面临的一大困惑是如何运用正确的工具和方法来阐释基因组所编码的相关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表达解释。德国马尔堡大学的 Muelhardt所著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学》为大家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实验室小窍门和技巧,能够大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准确性。这本实验室指南简单明快地介绍了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中所涉及的各种现代方法和各种常规方法,并讨论了每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作为“实验者”系列中的一本,本书秉承了丛书一贯的风格,依然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实验室手册,以简捷明快的风格,用100多个图表,为广大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小贴士来补充和完善基础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本书适合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领域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科研工作者、教师和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使用。目录
引言
第一版前言
致谢
1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
 1.1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让初学者认识分子世界
 1.2 分子生物学基本要求
 1.3 实验室安全
2 基本方法介绍
 2.1 核酸的差异
 2.2 核酸沉淀浓缩
  2.2.1 乙醇沉淀法
  2.2.2 浓缩装置
  2.2.3 冷冻干燥
  2.2.4 盐析
 2.3 核酸纯化
  2.3.1 酚氯仿抽提纯化法
  2.3.2 聚乙二醇沉淀法
  2.3.3 蛋白结合滤膜纯化法
  2.3.4 阴离子交换柱纯化法
  2.3.5 玻璃乳纯化法
  2.3.6 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
  2.3.7 透析法
 2.4 核酸浓度测定
  2.4.1 分光光度计法
  2.4.2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2.4.3 点量化法
  2.4.4 荧光定量法
  2.4.5 核酸检测计法
  2.4.6 酶标志法
 2.5 DNA制备方法
  2.5.1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
  2.5.2 质粒DNA的大量制备
  2.5.3 细菌培养基
  2.5.4 噬菌体DNA的制备
  2.5.5 利用辅助噬茵体制备单链DNA
  2.5.6 基因组DNA制备
3 分子生物学工具
 3.1 限制性酶
  3.1.1 命名法
  3.1.2 活性测定
  3.1.3 限制性酶切反应
  3.1.4 限制性酶切难点
  3.1.5 限制性酶切指南
 3.2 凝胶
  3.2.1 琼脂糖凝胶
  3.2.2 琼脂糖凝胶中的DNA片段回收
  3.2.3 聚丙烯酰胺凝胶
  3.2.4 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片段回收
  3.2.5 脉冲场凝胶电泳
  3.2.6 毛细管电泳
 3.3 印迹法
  3.3.1 Sotlthern印迹法
  3.3.2 Northern印迹法
  3.3.3 点印迹法和缝印迹法
4 聚合酶链式反应
 4.1 标准聚合酶链式反应
 4.2 改进的聚合酶链式反应
  4.2.1 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4.2.2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4.2.3 长片段聚合酶链反应
 4.3 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应用
  4.3.1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4.3.2 cDNA末端的快速扩增
  4.3.3 相同产物扩增
  4.3.4 经典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4.3.5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4.3.6 反向聚合酶链式反应
  4.3.7 Biotin—RAGE聚合酶链式反应
  4.3.8 改良引物诱变
  4.3.9 扩增阻滞突变系统
  4.3.10 原位聚合酶链式反应
  4.3.11 循环测序
  4.3.12 cDNA合成
  4.3.13 单细胞聚合酶链式反应
5 RNA
 5.1 RNA酶灭活
 5.2 RNA提取方法
  5.2.1 一步法
  5.2.2 乙基苯基聚乙二醇裂解法
  5.2.3 基本信息
  5.2.4 RNA浓度测定
 5.3 mRNA分离方法
  5.3.1 购买RNA
 5.4 逆转录:cDNA合成
 5.5 体外转录:RNA合成
 5.6 RNA干扰
6 克隆DNA片段
 6.1 克隆的基本要素
  6.1.1 载体
  6.1.2 DNA片段
  6.1.3 补平反应
  6.1.4 DNA定量
  6.1.5 连接
  6.1.6 克隆PCR产物
  6.1.7 用重组酶体系克隆
 6.2 选择克隆载体
  6.2.1 质粒
  6.2.2 噬菌体
  6.2.3 柯斯质粒
  6.2.4 P1人工染色体及细菌人工染色体
  6.2.5 酵母人工染色体
 6.3 选择细菌
 6.4 制备感受态细胞与转化
  6.4.1 氯化钙法
  6.4.2 氯化铷法
  6.4.3 TSS法
  6.4.4 电转
  6.4.5 效价检测
 6.5 克隆的相关问题
 6.6 克隆的保存
7 杂交:如何检测到DNA
 7.1 制备探针
  7.1.1 制备标记探针的方法
 7.2 杂交
  7.2.1 杂交缓冲液
  7.2.2 杂交反应体系
  7.2.3 杂交温度
  7.2.4 洗涤
 7.3 标记DNA的验证
  7.3.1 放射自显影技术
  7.3.2 非放射性检测方法
 7.4 重组DNA库的筛选
  7.4.1 DNA库板的制备
  7.4.2 膜的转移
  7.4.3 膜的杂交
  7.4.4 膜的曝光
  7.4.5 克隆探测
  7.4.6 今后对库的筛选
 7.5 双杂交系统
8 DNA分析
 8.1 测序
  8.1.1 放射性测序
  8.1.2 非放射性测序与自动测序单位
  8.1.3 袖珍型测序
  8.1.4 焦磷酸测序法
  8.1.5 测序特性:八聚体
 8.2 分析DNA突变的方法
  8.2.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8.2.2 单链构象多态性
  8.2.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8.2.4 时相温度梯度电泳
  8.2.5 异源双链核酸分析
  8.2.6 扩增阻滞突变系统
  8.2.7 错配酶切
  8.2.8 截断蛋白检测
9 DNA序列功能的研究
 9.1 组织内转录研究
  9.1.1 核糖核酸酶保护实验
  9.1.2 实时定量PCR实验
  9.1.3 原位杂交
  9.1.4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9.1.5 原位聚合酶链式反应
  9.1.6 微阵列
 9.2 突变
 9.3 体外翻译
 9.4 表达系统
  9.4.1 细菌表达系统
  9.4.2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9.4.3 其他表达系统
  9.4.4 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异源表达系统
  9.4.5 转染方法
  9.4.6 多基因共转染
  9.4.7 瞬时和稳定转染
  9.4.8 报告基因
 9.5 转基因小鼠
  9.5.1 转基因方法
 9.6 转基因表达调控
  9.6.1 四环素基因表达调控系统
  9.6.2 蜕皮素基因表达调控系统
 9.7 基因治疗
 9.8 基因组学
10 计算机应用
 10.1 重要事项
 10.2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 职业生涯规划建议:针对青年研究者的马基雅维利短期课程
12 结束语
附录1
图标
标准溶液和细菌培养基
 溶液
 细菌培养基
术语表
附录2
供应商
推荐文献
休闲读物
索引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没有电子版的啊?????.
--------------------------------------
5.蛋白质生物化学与蛋白质组学 点击查看大图作  者: (德)雷姆 编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 字  数: 350000 版  次: 1 页  数: 236 印刷时间: 2007/01/01 开  本: 印  次: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030182180 包  装: 精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自然科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物理学


顾客评分: 共有顾客评论2条 查看评论摘要内容简介
在实验中,你是否严格遵循标准流程却一无所获?你是否想改进你的工作?你想更多地了解某一研究领域的各种方法吗?或许“实验者”丛书将对你有所帮助。
本书是“实验者”系列中的一本,从权威人士的观点,为你讲述蛋白质生物化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新方法。你能够充分体会到作者饱尝了实验室的挑战带给他们的激动和沮丧。有了这些技巧和诀窍,你的实验成功的几率将更高。但这本颇有价值的实验室手册并非人是一部方法集锦:
它为你指明走出实验困境的道路,培养你适时选择正确实验的直觉。
它简洁明了地概括了常规方法(例如柱层析、凝胶电泳)的步骤,还列出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它详细介绍了配体结合实验、抗体生产和微序列分析方面的进展。
它论述了一些特殊方法,例如膜蛋白的溶解和重组,糖蛋白分析,或寡聚体蛋白质亚基的确定。
其中一节对蛋白质组学进行了导向性说明。
不仅如此,与该系统其他书一样,当你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不知自己为什么做这一切的时候,这本书以振奋人心的坦诚,引导你走出“灵魂的深夜”。
本书适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生物化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所、高校相关院系实验室的教师、研究生、科研人员,以及生物技术企业的研发者和决策者参考使用。目录
前言
第四版前言
致谢
缩略语
1 常规技术
1.1 缓冲液的配制
1.2 蛋白质定量
1.3 凝胶电泳
1.4 凝胶染色
1.5 沉淀和浓缩
1.6 印迹
1.7 凝胶和印变的放射自显影
2 配体结合
2.1 放射性配体标记
2.2 结合
2.3 结合数据的分析
2.4 配体交联
2.5 结合蛋白的用途
3 膜蛋白的溶解
3.1 去垢剂
3.2 溶解
4 通过功能测定检测蛋白质
4.1 转运体
4.2 膜蛋白的重组还原
4.3 通量实验
4.4 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5 去除杂质和纯化
5.1 纯粹娱乐——蛋白质纯化的过程
5.2 常规纯化方法
5.3 亲和层析
5.4 纯度检验
5.5 纯化蛋白的作用
6 抗体
6.1 多克隆抗体的获得
6.2 免疫沉淀
6.3 免疫亲和层析
6.4 不纯蛋白的抗体
6.5 免疫学检测技术
7 蛋白质组学
7.1 简介
7.2 取样
7.3 双向凝胶电泳
7.4 肽和蛋白质质谱
7.5 蛋白质芯片
7.6 微序列分析
7.7 策略性的观点
8 亚基
8.1 亚基的数量与比例
8.2 什么力量使我们在一起?——亚基间的结合
9 糖蛋白
9.1 蛋白质糖基化的方式、位点和作用
……
10 凝聚宝藏:论文的写作
11 沙漠探险:文献的调研
附录A 专业资源
索引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原帖由 罗尼罗索 于 2008-6-27 11:19 发表 没有电子版的啊?????.
不好意思 没有
--------------------------------------
长见识了! 开眼界了 !
--------------------------------------
6.免疫学点击查看大图作  者: (德)吕特曼(Luttmann,W.) 等编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 字  数: 409000 版  次: 1 页  数: 243 印刷时间: 2007/01/01 开  本: 印  次: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030182197 包  装: 精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医学 >> 基础医学


 共有顾客评论0条 查看评论摘要内容简介
本书是“实验者”系列中的一本。全书共分十章,全面讨论了抗体、抗体的来源、在全体内的效应,以及作为免疫学工具的重要作用。本书介绍了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ELISA及相关的免疫学试验,一直到细胞分离技术、原位免疫定位,也为读者指明了一些生物统计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就像实验者系列丛书中其他的书一样,本书注重以简单易懂的方式阐释各种现代方法,并讨论每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由于免疫学及相关学科发展十分迅速,该书所介绍的实验方法虽然不都是最新的,而且也没有对当今免疫学的所有领域面面俱到,但是本书中介绍的方法都是最实用最可靠的,不仅阐述了方法的原理,而且还详细地介绍了实验步骤,分析了实验成败的原因,与其地方法的比较。特别是以“小贴士”方式提醒实验者注意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保护操作者的安全等。本书还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图表、背景资料、术语表、现代CD命名表,以及有关的商品信息,有助于免疫家学在实验室的工作。
该书对于从事与免疫学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生物学各领域研究的学生、教师、研究人员都会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目录
前言
附录
缩略语
1 抗体
1.1 抗体的特性
1.2 抗体的制备
1.3 抗体纯化
1.4 抗体的化学交联和标记
2 细胞分离
2.1 根据细胞大小和密度分离:离心技术
2.2 藉助细胞表面特异性分子的分离
3 流式细胞术
3.1 工作原理
3.2 荧光物质
3.3 样品制备
3.4 流式细胞仪式的启动
3.5 补偿和测量
3.6 分析
3.7 模式和配置
4 定量免疫试验
4.1 试验原理
4.2 放射免疫试验(RIA)
4.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4.4 酶联斑点试验(ELISPOT Assay)
4.5 微粒免疫试验(PIA)
4.6 放大系列
5 免疫印迹
5.1 样品制备
5.2 用凝胶电泳分离蛋白
5.3 蛋白南转移到膜上(印迹)
5.4 蛋白质测定
5.5 斑点和狭缝印迹
6 原位免疫定位
7 免疫沉淀
8 细胞存活、吞噬、死亡
9 特殊的免疫学试验
10 实验误差统计
附录 CD抗原
术语(专业词汇)
索引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
这些书的价钱可不便宜,在这里发电子版可有违版权法的,再说了,分子生物学只是营养学研究的手段之一,原理都是通的,选择一本就好了
--------------------------------------
7.细胞生物学实验手册(第三版)第一卷作  者: (丹)赛利斯(Celis,J.) 主编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字  数: 1115000 版  次: 1 页  数: 586 印刷时间: 2008/01/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030203830 包  装: 精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自然科学 >> 生物科学 >> 细胞学


 共有顾客评论0条 查看评论摘要编辑推荐
一如本书第二版那样,本版也分四卷。第一卷包括组织培养及其相关技术、病毒、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第二卷包括细胞器和细胞结构,以及细胞生物学检测技术。第三卷涉及成像技术、电子显微镜、扫描探针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解剖、组织矩阵、细胞遗传学和原位杂交、基因组学、转基因、基因敲除和基因削减方法等。最后一卷包括大分子转移、表达系统、除各种蛋白质组学技术之外的基因表达模型。附录收集具代表性的培养细胞系及它们的特征、细胞生物学互联网资源、计算机模拟的蛋白质组分析系统中的生物信息资源。本手册能独到地提供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所不可缺少的经典及最新的技术。若你身边缺乏专家,则本手册在你科研生涯的任何阶段,均能帮助你利用各种技术和模型系统进行生物学问题的研究。本书所介绍的技术都以一种人性化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娓娓道来,并且还教你某些有用的小窍门以避免实验操作中可能遭遇到的小麻烦。
本书特色:
  生物学实验室不可缺的工具用书与实验伙伴;
  简捷易行的方案,循序渐进的步骤,人性化的版式设计;
  追踪前沿技术,提供最新信息,以解决复杂的生物学问题;
  采用大量插图,部分为全彩图,演示操作步骤及结果;
  500多位全球范围内有实战经验的一流研究者倾力编撰。
  导读版:
  本书的前言和目录均已译成中文,正文部分保留英文原版,别附有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章静波教授为本书所作的中文导读一篇。内容简介
此手册涵盖了经典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案,对生命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新后的第三版书包括165篇新文章,覆盖了经典与最新的实验技术。各项技术以人性化的形式逐步展开,并介绍了一些实用性的技巧及易出现的错误。重要的实验步骤和结果附以插图说明,方便理解和使用。本书的整理出版,使不同水平的研究者在科研过程中,均可采用相应的技术和系统模型解决基本的生物学问题。
  第1卷:细胞和组织培养的相关技术、病毒、抗体、免疫细胞化学。
  第2卷:细胞器和细胞结构,以及细胞生物学检测技术。
  第3卷:成像技术、显微技术、组织矩阵、细胞遗传学和原位杂交、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
  第4卷:大分子转移、表达系统、基因表达模型、蛋白质。目录
第1卷目录
其他卷目录
撰稿人
前言
A 细胞和组织培养:相关技术
 第1篇 一般技术
  1.建立细胞培养实验室
  2.细胞培养的一般程序
  3.细胞计数
  4.细胞增殖测定:用于测定培养细胞数的多种改良方法
  5.无血清培养基的研发:营养成份的优化和运送方式
  6.细胞系鉴定
  7.细胞系微生物与病毒污染的检测
 第2篇 特殊细胞类型的培养:干细胞
  8.神经嵴干细胞
  9.初生动物骨骼干细胞:从初生小鼠和人骨髓中分离和分析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方法
  10.用核转移方法以成体体细胞建立胚胎干细胞系
  11.T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增殖
  12.人和鼠树突状细胞的生成
 第3篇 特殊细胞类型的培养:造血细胞,间充质细胞和上皮细胞
  13.造血细胞半固体琼脂培养基本的体外克隆培养
  14.人骨骼肌细胞
  15.狗肾细胞的生长及在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16.人表皮角化细胞的培养和逆转录病毒感染
  17.正常和恶性人乳腺上皮细胞的三维培养以维持如体内的构筑
  18.果蝇胚胎细胞的原代培养
  19.线虫和其他非共生线虫的实验室培养
 第4篇 体细胞的分化和重编程
 第5篇 永生性
 第6篇 体细胞杂交
 第7篇 细胞分离技术
 第8篇 细胞周期分析
 第9篇 细胞毒和细胞生长测定
 第10篇 细胞凋亡
 第11篇 细胞转化、致瘤性、侵袭和创伤愈合试验
 第12篇 电生理方法
 第13篇 器官培养
 第14篇 病毒的生长和纯化
C 抗体
 第15篇 抗体的生产和纯化
D 免疫细胞化学
 第16篇 免疫荧光
E 附录
第二卷前言
A 细胞器和细胞结构
第1篇 分离:质膜,细胞器,细胞结构
1 去污剂抗性膜和胆固醇去除
2 质膜的分离和再分级,从脂筏中纯化细胞小窝
3 用磁性固相支持体进行细胞器的免疫分离
4 大鼠肝高尔基复合体的分离
5 分离大鼠肝内质网粗面和光面膜的结构域
6 COPI小泡的纯化
7 从中脑、肝和肾上腺纯化网格蛋白包被小泡
8 分离含 乳胶小珠和分支杆菌的吞噬体
9 过氧化物体的分离
10 从哺乳动物组织和培养细胞中分离纯粒体
11 亚细胞分级分离和用[S]酸盐代谢标记从神经内分泌细胞系分离致密核心分泌颗粒
12 从哺乳动物脑制备突触小泡
13 蛋白酶体的制备
14 从人气管上皮细胞制备纤毛
15 核仁的分离
16 含中间体的剪接体纯化
17 Cajal小体的分离
18 复制簇:染色体构筑和染色质动力学分析的标记策略
19 染色体分离用于流式分析和分选
第2篇 细胞/细胞器的活体染色
20 用荧光脂质进行细胞活体染色
21 用荧光探针标记胞吞泡研究液相胞吞作用
第3篇 蛋白纯化
22 猪脑奧管蛋白的制备
23 平没肌肌动蛋白的纯化
……
B 测定方法
第4篇 内吞和胞吐途径
第5篇 膜
第6篇 纯料体
第7篇 核运输
第8篇 染色质组装
第9篇 信号转导试验
第10篇 体外和体内运动性的检测和模型
第11篇 单个细胞中的机械应激
C 附录第三卷
前言
A 成像技术
 第1篇 光学显微术
  1.荧光显微术
  2.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
  3.显微术中的频节局限性和适当的取样
  4.光学镊子:在动力蛋白研究中的应用
 第2篇 数字图像显微术
  5.生物标本光学显微镜观察中如何获取电子图像——导言
  6.图像增强对比显微术
 第3篇 活细胞和固定细胞的共焦显微术
  7.活细胞的旋盘共焦显微术
  8.果蝇胚胎的共焦显微术
  9.紫外激光微光束在果蝇胚胎解剖中的应用
 第4篇 活细胞的荧光显微术
  10.活细胞荧光成像简介:逐项注释
  11.细胞骨架蛋白
  12.新型蛋白质的系统型细胞定位
  13.用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进行活细胞单个分子成像
  14.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动力学及药物灌注干扰的活细胞荧光斑点显微镜术
  15.活细胞内绿色荧光蛋白变体间成像荧光共振能的转递
 第5篇 应用荧光染料研究细胞内的物理学参数
  16.利用双重激发荧光成像技术测定活细胞内吞小体的pH值
  17.裂殖酵母细胞内蛋白质定位的基因组范围筛查
  18.酵母中大范围的蛋白质定位
 第6篇 数字成像制作、分析、贮存和演示
  19.消除雾翳:用去失真技术重建成像
  20.生物成像分析中的技巧概述
  21.生物成像数据库中的成像资料,一个生物学家的成像数据库
B 电子显微镜
 第7篇 标本制备技术
  22.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细胞与组织的固定和包埋
  23.负染技术
  24.丙三醇喷雾/低角旋转金属投影
 第8篇 恒冷技术
  25.生物标本快速冰冻用于冷冻断裂和深度蚀刻
  26.冷冻断裂和冷冻蚀刻
 第9篇 细胞骨架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27.提取细胞骨架的电子显微术:负染、低温电子显微术,以及与光学显微术的相关性
  28.细胞骨架光学和电子显微术的关联
 第10篇 免疫电子显微术
  29.用Lowicryl树脂的免疫电子显微术
  30.超薄冷冻和塑料切片的免疫细胞化学
  31.蛋白质复合物成分的直接免疫金标记
C 扫描探针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第11篇 扫描探针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32.生物学研究中的原子力量微镜
  33.场致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细胞内部的观察
D 显微解剖
 第12篇 组织和染色体显微解剖
  34.激光捕获显微解剖 
  35.用常规方法进行染色体显微解剖
  36.用激光显微外科(激光剪)和激光发生的光学力(激光钳)进行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纺锤体的显微操纵
E 组织矩阵
 第13篇 组织矩阵
  37.组织微矩阵
F 细胞遗传学和原位杂交
 第14篇 细胞遗传学
  38.基本的细胞遗传学技术:培养,片子制作和G带
  39.从贴附生长细胞系获得高产量中期染色体标本的常用和可靠的方法:细胞染色体组分的快速确证
 第15篇 原位杂交
  40.用荧光原位杂交在中期染色体上绘制克隆DNA图
  41.利用人类基因组计划资源进行断裂点制图
  42.用延长染色方法进行基因排序的精细制图
  43.适用于培养细胞mRNA种间的原位杂交
  44.同时检测DNA、RNA和蛋白质的原位杂交
  45.基因组结构和单个分子水平DNA复制的荧光观察
G 基因组学
 第16篇 基因组学
  46.用于比较基因组杂交的基因组DNA微矩阵
  47.用标签矩阵以及微序测定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
  48.用基质激光解吸收/离子化射时质谱术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49.用ZipCode标签微球技术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50.保持两种复杂基因组间量差的PCR扩增方法
H 转基因、基因敲除和基因削减的方法
 第17篇 转基因、基因敲除和基因削减的方法
  51.用原核微注射方法产生转基因小鼠
  52.用胚胎干细胞同源重组进行基因打靶
  53.条件基因敲除:Cre-loX系统
  54.RNAi介导的哺乳动物细胞基因沉默
  55.反义寡核苷酸
第四卷目录其他目录
撰稿人
前言
A大分子的转移
 第1篇 蛋白质
 第2篇 基因
 第3篇 体细胞核转移
B 表达系统 
 第4篇 表达系统 
C 基因表达模型 
 第5篇 差异基因表达
D 蛋白质
 第6篇 蛋白质确定和分析
 第7篇 蛋白质组学的标本组分分级
 第8篇 凝胶电泳
 第9篇 检测凝胶中的蛋白质
 第10篇 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的凝胶图型分析
 第11篇 蛋白质/蛋白质及蛋白质/小分子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12篇 功能蛋白质的组学
 第13篇 蛋白质/DNA相互作用
 第14篇 蛋白质降解
 第15篇 质谱分析法:蛋白质鉴定和相互作用
E 
 第16篇 附录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