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业好项目 > 养殖项目

土鸡蛋敲开致富门

鏃堕棿:2011-06-03 | 鏉ユ簮:三农致富经

  “儿时的鸡蛋很好吃,但不得吃,因为要凑足学费。工作后有鸡蛋吃了,但又没有儿时的好吃。”

  如今,这个当年吃不起鸡蛋的昭通穷小伙,硬是凭借这个信念,将华曦牧业打造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取得欧盟ECOCERT有机鸡蛋证书的企业。

  “下海就要下到海底”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当年邓小 平在南巡时说的这番话,不但对中国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也给当时还在昭通水文局工作的马迅带来了全方位的震撼:“那 天在电视上看完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新闻后,我晚上就失眠了。怎么都睡不着,翻来覆去想了很多问题。到第二天一大早,我直接到单位提出辞职,交接工作。”

   他思考一夜之后得出的规划是:到昆明,养鸡。其实,这个想法并不是一个晚上不睡就能蹦出来的。1989年,从云南农业大学水利系毕业的马迅,被分配回了 老家昭通的水文局工作。“虽说那时候水利水电专业的毕业生十分抢手,但我的志愿却并不是从事水利工作。”马迅说,其实他最大的梦想,还真就是养鸡,“我高 中时候就养过鸡,而且大学时,学校还支持过另一个同学养鸡。”而之所以有到昆明养鸡的想法,一是因为老婆李海燕当时在昆明大板桥工作,并且具备专业知识。 另一方面,还是因为怀念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吃不起的鸡蛋:“儿时的鸡蛋好吃吃不起。工作后有鸡蛋吃了,却不是原本那种生态鸡蛋的味道了。”

   向原来的单位借了一万块钱,马迅来到昆明后,立马在官渡区大板桥和妻子一起租用了一所中学拆剩下的4间学生宿舍,开启了办养鸡场的第一步。起步的这一万 元钱,马迅几乎全部用来购买了800只鸡苗。资金有限,又没有工人,马迅不但自己捡来烂石棉瓦用来盖鸡舍,还到周边山上砍竹子来编鸡笼。

  “光是编鸡笼都试验了无数次才成型。”他说,竹片钉宽了,鸡要跑出来,钉窄了,鸡头又伸不出来吃食。等所有鸡笼搞定,马迅已是十个指头有八个都裹着创可贴,“那个时候是累到晚上睡觉时,手摆在床上,要挪个地方都觉得困难。”

   无论怎样,马迅的养鸡场总算是开始经营了。因为经验不足,800只鸡苗最终剩下500只小鸡出栏。一开始,马迅亲自挑到大板桥的乡街子上卖,结果一天也 没卖出几只。于是,他又租来个“电报车”,从小板桥拉到冰箱厂再拉到马街沿路叫卖,结果也不尽如人意,“还是只卖出了几只,车费花了50块,卖鸡赚回的就 10多块。”但马迅还要拼下去,“那时候原来水文局的领导到昆明出差,就专门来看我养鸡养得怎么样了。结果就看见我一手的创可贴,灰头土脸的样子。我们一 起去吃饭,领导说什么也不让我请客,怕我困难,还劝我回单位接着上班。但我最后没答应,好马不吃回头草。下海,就要下到海底。”

  土鸡蛋敲开欧盟大门

   就这样一边摸索一边前进,马迅的鸡逐渐开始在大板桥的乡街子上卖出了名头,“我养的鸡质量上很过关,买别人的鸡10只最后能养活5只,但我的鸡可以全部 养活。”就这样,原本简陋的四间鸡舍逐渐不够用了,马迅就在妻子李海燕所在的农校租了更大的场地养鸡,“好多老百姓都专程背着背篓到学校来买鸡,最后是排 队的人多到学校都不乐意了。”

  随后,生意逐渐迈上正轨的马迅却遭遇了养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打击。1996年,马迅购买了2千只小鸡饲 养。哪知,才过去不到一个月,小鸡便开始出现死亡现象。“这么多鸡,到最后只剩下24只。我干脆全部送给了平时来买鸡的百姓。”马迅说,这次巨大的损失让 他开始思考科学养鸡的问题,“以前只知道给小鸡打疫苗,以为打了疫苗就一切搞定了,殊不知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才能真正保障养殖的安全。”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