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案例

废物再利用 废猪场变成“聚宝盆”

鏃堕棿:2012-06-15 | 鏉ユ簮:三农致富经

  6月12上午,烈日炎炎,记者来到安县花荄镇联丰村九组的樱桃谷鸭养殖合作社。在面积达750平方米的鸭舍里,九组养鸭户蔡正全正在给鸭舍消毒。提到养殖数量和收入,老蔡笑着说:“从去年9月起,我的养殖数量都是每批7500只,一年养殖12批,平均每批养殖时间二十七八天,平均每只利润在1.2元左右。去年养殖9万只,净收入10多万。”

  引进大企业 废物再利用

  联丰村樱桃谷鸭养殖合作社的养殖场地之前是村上的养猪场。因地处荒山坡上,缺水缺电,道路不通,养殖房屋倒塌,猪场被废弃近30年无人问津。

  2010年8月,村党支部、村委会本着 “支部+公司+协会+基地+农户+市场”的思路,利用这个废弃养猪场,引进企业资金500多万,通电通水通路,重新搭建圈舍,办起了樱桃谷鸭养殖场,并成立了樱桃谷鸭生态养殖合作社。按照合作社的规定,养鸭户只需缴纳少量场地使用费和管理费,就可以参加合作社,并且在这里养鸭。

  “合作社联接着实力雄厚的大公司,而公司有着广阔的市场。有公司和合作社做坚强后盾,养殖户不愁销路,不怕疫情。”合作社负责人陈一全告诉记者,目前在合作社养殖场里固定养鸭的村民有19户,另有30多户村民在各家自建的鸭舍里养殖。为了解决养殖户防疫治病、销售等问题,合作社实行统一进雏鸭、统一进饲料、统一防疫治病、统一销售、统一处理鸭粪污染等。养殖户只需出资金,出劳力,就可以稳稳当当赚钱。

  九组村民洪昌友原先靠种田维持生计,2010年10月开始在养殖场养鸭。尽管合作社包销,但害怕鸭子生病的洪昌友还是谨小慎微,从每批200只养起,在取得成功后,他越养经验越多,越养胆子越大,从去年下半年至今,每批养殖数量都保持在7500只左右。

  洪昌友告诉记者,仅去年一年,他家就收入11余万元。今年已经养殖了5批,收入近4万元,目前第6批的鸭子也有2斤多了。洪昌友指着离养殖场不到500米远的楼房说:“养鸭前,我家经济很困难,外出打工又没有技术,在合作社跟着其他村民养鸭子,只要肯出力,不愁赚不到钱。地震后靠党和国家修起了楼房,但缺钱装修、买家用电器和家具,一年多后养鸭子有了收入,才装修了房子,买了电器、家具,我也算是靠养鸭致了富。”

  合作社牵头 共同抗风险

  沿着平整、宽阔的水泥路,记者来到了联丰村六组养鸭户王全的家。

  王全是散养户,但养殖数量却高达1万只。“是集约化科学养殖让我赚了钱!”王全感慨地说,2011年以前,他也在合作社同意建的养殖场里养,由于离家比较远,无法照顾家里,于是去年年底,他在自家房后荒坡上建起了鸭舍。“虽说没在养殖场养,但我依然是养殖合作社一员,依然享受合作社的‘五统一’,如果单打独斗养殖,哪里敢养这么多,有合作社撑着,只管出力养殖就行。”

  “王全说得一点不错,在农村,养殖小打小闹根本无法抗击失败的风险。依靠‘支部+公司+协会+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就保证能赚钱。联丰村养殖合作社从创建到现在,不断走向成熟,养殖数量、利润都越来越大,基本实现了从‘粗放式’经营到‘集约化’发展的目标。”樱桃谷鸭养殖合作社创始人、联丰村村支书杜少友告诉记者。

  据杜少友介绍,利用引进资金将原来的废弃养猪场建成养鸭场,不但让一部分无技术、无劳力,无场地,家庭经济困难的村民很快富裕起来,还通过外引资金、内挖潜力、村组联动、上下互动的方式,带动了全村的养殖业。目前全村集约养鸭、养鸡、养猪、养鱼的农户高达700余户,其中加入养殖合作社的村民超过600户。与公司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可以让村民消除后顾之忧,放心养殖。

  据了解,作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花荄连片打造的核心村之一,联丰村去年全村人均纯收人突破1万元,其中75%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养殖业。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