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案例

山阴农村奶牛集中饲养农民获利多

鏃堕棿:2012-10-13 | 鏉ユ簮:

  目前,山阴县奶牛存栏量近10万头,居我省首位,被誉为北方农区奶牛“第一县”。作为山阴县的支柱产业,2011年山阴县奶牛养殖业产值达8.64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国庆期间,记者来到山阴,走进奶农家中,探访这里颇具特点的致富之路。

  从奶农散养到园区集中饲养

  “当年为了供两个娃上学,养了两头奶牛,现在孩子们都30多岁了,也成了家,这奶牛养得也越来越多了。”山阴县卢岭村北古城标准化园区奶农刘文有,20多年前就开始养奶牛。刘文有的养奶牛经历,见证了山阴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历程。

  刘文有回忆,刚养奶牛时,每天挤的奶都得自己送到加工厂的奶站,“不送的话第二天就坏了,下冰雹也得去送,夏天的牛奶不好保存,天天得送两三趟,骑自行车半小时才能到。”后来有了拖拉机,几户奶农的奶集中起来再送到奶站。再往后,村里设了奶点,奶农可就近送奶。如今,村里成立了标准化园区,奶牛散户实现了集中饲养。“在园区里,每户奶农有一间草房、一间料房放置饲料,奶牛都养在园区里,挤奶也告别了人工,每天下午五六点钟,各户的奶牛都在园区里由机器自动挤奶。”刘文有说。

  记者注意到,挤奶间都装有生鲜乳远程监控系统,当地畜牧局可对生鲜乳收购站的挤奶、贮存和运输环节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而且,生鲜乳运输车辆统一安装了GPS(具有摄像功能)定位仪,彻底消除了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的盲区,真正实现生鲜乳从生产、贮存到运输环节质量安全监管的无缝对接。

  旺奶期一头牛能多赚1500元

  说到养奶牛,元营村的奶农吴永胜最有感触。

  十几年前养牛,都是在自家院里,“夏天都不能开窗户,我儿子常说小时候吃的饭都是牛粪味的。”吴永胜回忆道。家里、院里、村里的味道都一样,家家户户养奶牛,十里八村听到的都是牛叫,看到的都是粮草。那时候还没有浓缩饲料,牛饲料就是草和粮食,在旺奶期的一头奶牛,一天算下来得吃20多斤饲料,但产奶并不多,一天50斤左右就算不错了。如今,“一头旺奶期奶牛的牛奶日产量能达七八十斤,除去混合饲料的费用,一天下来纯赢利82.2元,如果奶牛不生病,按一头奶牛每年有4个月的旺奶期算,120天共计赢利9864元。光是旺奶期就要比以前多赚1500元。”吴永胜一笔账道出了科学饲养的好处。

  筹划建设现代化养牛基地

  三聚氰胺事件后,政府投资建了100多个园区,大大调动当地奶农的积极性。“比如打预防针,以前是工作人员上门劝说,奶农才会打,现在是到了时间,奶农上门要求打针。”元营村村委会主任黄彦平说。

  目前,山阴县有古城、蒙牛、伊利3家乳品加工企业,它们与148个生鲜乳收购站签订了长期供奶订单合同,日加工鲜奶450吨,奶牛养殖业发展空间很大。吴永胜说,在政府的扶持下,他们正筹划建设现代化养牛基地,每头牛都将采取卧房式喂养,自由饮水、自由采食,以保证良好的奶源质量。此外,在疫情防治方面也有进一步举措,定期测定奶牛的生产性能,据其身体素质配制饲料,实现分群管理,从而实现等价饲料配比,有利于缩减成本。“目前最高的牛奶产值是7.5吨/头,在现代化养牛基地,产量将预计达到8.5吨/头,经济效益显而易见。”畅想着美好的未来,吴永胜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