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案例

贵州食用菌销往韩国 新技术见效

鏃堕棿:2012-10-30 | 鏉ユ簮:

  在政府帮助扶持下,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摸索出新技术

  印江:一位食用菌栽培能手的致富经

  国发2号文件明确指出:贵州要坚持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重点发展特色种养业、山地农业、设施农业和庭院经济,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7月,我省召开“18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会议,旨在加速我省广大农村群众的增收步伐,确保我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

  10月24日,见到印江自治县木黄镇盘龙村村民王友明时,他正在组织群众采摘香菇,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今年卖出去的香菇都在5块钱一斤以上,最高的卖到6块5。”

  有着在贵阳学习和上海务工多年的经历,加之自己1994年来发展平菇、金针菇等积累的经验,年过而立之年的王友明,是当之无愧的食用菌栽培能手。

  2011年,王友明发动几个村民投入资金70多万元,在村里发展了50亩食用菌。

  当年,印江自治县正着眼于带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对王友明的50亩菌棒补助了70多万元。

  初次发展,食用菌长势喜人,按照市场价格分析经济效益更是可观,王友明很开心:带动群众发展食用菌致富的梦想如此之近。

  然而,2011年9月,一场特大洪涝灾害将王友明苦心发展的食用菌夷为平地,菌棒被冲走、大棚被冲毁。

  不甘心的王友明自己出资,听说哪里有食用菌就往哪里去学习参观,学习技术、了解市场,去冬今春王友明先后去了福建、陕西、河南、重庆等地,与重庆客商达成了食用菌销售协议。

  今年,王友明发动13户村民,筹资70多万元发展了30亩食用菌。30亩的食用菌得到了县政府一如既往的资金扶持,对王友明带动群众采取专业合作社发展食用菌菌棒补助30余万元。

  结合印江的气候特点,王友明一改以往将菌棒放在铁丝拉在架子上的台式栽种方式,采取将菌棒半埋在土壤中的埋式栽种新技术。

  果然,王友明采用新的栽培技术后,产出的香菇脚短肉肥,成为香菇中的上品,得到了客商青睐,每斤都在6元左右,据说产品主要销往韩国等发达国家。

  “一般香菇可以采四茬。按这样计算,30亩的纯收入可超过100万元。”王友明这样分析,他计划明年在周边村寨发展1000亩食用菌,带动500户群众,实现技术指导、专业栽培、市场拓展相对独立的流程化生产。

  采访手记

  “用埋式栽种食用菌的方法可以让长出来的食用菌吸收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提高食用菌的品质。”印江自治县木黄镇盘龙村的食用菌栽培能手王友明说。

  王友明发现印江地表温度在15摄氏度左右采用半埋式的栽培方法可以在产量和数量上有所突破。

  于是,结合印江的气候特点,王友明摸索出了一种将菌棒半埋在土壤中的埋式栽种新技术。

  王友明对记者说,作为村里的党员,赚钱是次要的。

  他栽种18年的平菇、金针菇效益已很可观,家里已有一定的经济积累,发展食用菌更是想带动群众发展。

  村民王朝俊证实了王友明想法。

  亲眼目睹了去年食用菌亏损的王朝俊依旧信赖王友明,今年投入资金5万元入伙。按照王朝俊的分析,今年就能赚5万元的纯收入。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