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案例

董明辉:荒山黄茶年产值20多万元

鏃堕棿:2017-04-08 | 鏉ユ簮:第一农经

  家乡的荒山让当地村民很无奈,董明董明辉:荒山黄茶年产值20多万元辉面对这荒山觉得必须好好利用,加上自己黄茶种植经验,董明辉一想便在荒山种黄茶。

  “我们刚过来的时候,山上的芭茅长得比我还高呢,这几年芭茅都被我们清理掉、改为种植黄茶了。 ”近日,在太湖县镇镇龙湾村海拔400多米的黄茶生产基地,承包荒山种植黄茶的董明辉比划着自己的身高说。董明辉脚下的这片山坡上,大片茶园取代了往昔疯长的芭茅,一棵棵黄茶在春风中冒出了嫩黄的尖芽,显得格外有生气。


黄茶种植

  有着多年黄茶种植经验的董明辉,在自己的家乡广德县拥有1000多亩的黄茶基地,对黄茶市场也非常熟悉。 2014年,经太湖县牛镇镇招商引资,他与几个亲戚合伙到该镇龙湾村发展。他们流转了6个村民组80户村民的1200多亩荒山,成立太湖胜辉家庭农场种植黄茶。成片的荒山,过去在当地村民眼中没有多少耕作价值,但是在董明辉眼中却是宝贵的资源。 2015年,他与合伙人清理荒草,试种了50亩黄茶,效果较好。此后,他们分批把承包的荒山全部种上了黄茶。 “今年可采摘销售的黄茶有100多亩,预计能制作干茶100多斤,产值可达20多万元。进入盛采期后,每亩黄茶可产干茶30多斤,收益还是十分可观的。 ”董明辉介绍。

  荒山变身黄茶生产基地,不仅董明辉等开荒人从中受益,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黄茶基地四处可见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村民汪含春笑着说:“我去年开始来基地做工,主要从事栽种、锄草、施肥等活计,都是村里人能干的活。在基地干一年挣了1万多元,收入比较稳定,以前在家门口打零工因为没有固定的事情做,还挣不了这么多钱。 ”

  龙湾村留守妇女聂连枝、周希弟、王三春均过了50岁,用她们自己的话说,这样的年龄,干事没有年轻人麻利,学技术也没有年轻人快,外出打工不行,在家门口又找不到事情可做,因此以前总是在牌桌上打发时间。有了黄茶基地,她们干农活的手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在基地做工一天能挣80元,留守妇女也成了家里‘拿工资’的人了。 ”聂连枝高兴地说,找到事做,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心情都变好了。去年,黄茶基地为龙湾村100多名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流转山场的农户也通过获取租金增加了收入。


黄茶种植

  看到种植黄茶市场前景可观,龙湾村村民赵戬结束常年外出打工的生活,回家种起了黄茶。他还带动村里5户贫困户一起发展,贫困户以扶持产业发展的5万元小额信贷入股,既能拿分红,又可在茶园里做工挣钱。目前,赵戬已经发展黄茶100多亩。“老在外面打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我一直想要回家乡发展,可苦于找不到好门路。 ”赵戬说,种植黄茶让他看到了返乡创业的希望,他很有信心。

  “我们村属于花亭湖边上的库区村,气候、土壤都适合茶叶的生长。近年来,有外来企业入驻、本村能人带动,农户种茶积极性很高,村里将茶叶作为主导产业积极打造‘一村一品’,拓宽百姓致富路。今年正在筹建茶叶加工厂,打算向‘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同时也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龙湾村村委会主任聂大勇说,荒山成了“致富山”,生态环境也更好了,该村与花亭湖景区相连,未来将是农业观光旅游的一个好去处。

  据了解,太湖县牛镇镇近年来积极探索“龙头企业+能人+合作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在茶叶等主导产业发展上做文章,既产生了经济效益,又取得了生态效益。

  正是董明辉的这次尝试让家乡开启了这个新模式,改善了当地生态还增加村民收入,真是一举双得。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