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致富经文稿

[致富经]养虫喂蛙 农家媳妇的另类财富(上) 20160811

鏃堕棿:2016-08-12 | 鏉ユ簮:央视网CCTV7

养虫喂 农家媳妇的另类财富(上集)

农村媳妇熊孝陵,说起她以前的生活,就是两个字,清闲,闲到什么程度呢?就是闲得整天在门口数人头。2010年,她认为自己发现了一个商机,不甘于过清闲平淡的生活,想养黄粉虫赚钱,希望三个月就能赚到100万,不曾想刚起步,就陷入了困境。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差点逼她走上绝路。而到了2015年,她却成了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年创利润近200万元。她是怎样做的呢?

养虫喂<a href=https://www.zhifujing.org/special/w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蛙</a> 农家媳妇的另类财富(上集)

她就是熊孝陵,记者从北京赶来采访她的这天,她正在策划一场活动。熊孝陵拉记者配合她一起搞活动,她先是卖着关子,用一块红布遮住一个装满东西的碗,哪地方人多就拿着用红布遮住的碗往哪里去。当很多人围上来的时候,记者突然把红布抽走,立刻引起现场一阵惊呼。

让大家惊叫着躲开的是眼前这一碗蠕动着的活虫子。有人躲开,也有一些人产生了好奇,还试着用手去触摸这碗里的活虫子。

游客:我肉好麻的感觉。

记者:什么感觉?

游客:肉麻。

瞧!这位女士面对这碗虫子,不仅显得很镇静,还抓起一大把玩了起来。

记者:什么感觉啊?

游客:滑滑的,柔柔的。

这到底是什么虫子呢?围观的很多人开始猜测起来。

游客:蚯蚓

游客:不是,蚯蚓是黑的。

游客:是蛆。

游客:不是,这不是蛆。

终于有人认出了这是什么虫子。

游客:这是黄粉虫

游客:面包虫。

游客:这个油炸很好吃的。

游客:我们家,我们天天买的喂鸟的。

游客:反正高蛋白质的,我看到过的,(在)药店,这可以磨成粉。

没错!熊孝陵碗里的这种虫子就是黄粉虫,也叫面包虫,它的干品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养虫喂蛙 农家媳妇的另类财富(上集)

而在这个时候,记者的一句话,再次震惊了围观的人们。

记者:这虫子人都可以吃,你信吗?

游客:啊,不吃不吃不吃。

游客:这是鸟吃的,这是鸟吃的。

游客:这个哪敢吃啊。

男游客:哎,不敢吃,真不敢吃,看着就怕。

女游客:我不吃,我不吃。

含有高蛋白质的黄粉虫,除了可以作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外,还可以用作面包或者饼干的添加剂。熊孝陵碗里的黄粉虫,都事先做过杀菌处理的。可尽管是这样,生吃,大家还是有很大的心理障碍。

游客:好吃吗?哎呀,我怕吃啊。

熊孝陵:很好吃的。

熊孝陵:没事,没事的。

为了消除疑虑,给大家壮胆,熊孝陵自己拿起一只虫子吃起来。

游客:吃了是什么味道?

熊孝陵:很嫩很嫩的,和那个莲心最嫩的地方是一样的,然后有那个牛奶的味道。

看这熊孝陵,不仅生吃活虫,还吃得津津有味。今天熊孝陵就是为了推广黄粉虫给人食用,才策划了街头试吃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好奇,消除对黄粉虫的恐惧心理 。

养虫喂蛙 农家媳妇的另类财富(上集)

见熊孝陵生吃活虫子,围观的人群中突然有人做出这样一个举动。

游客:好大胆子。

游客:蛮好吃。

游客:啊!你怎么敢吃,活着呢。

记者:什么味儿的?

游客:甜甜的,带有一点甜味。

当记者跟随熊孝陵来到一家农家乐时,这里有人做出的一个举动,连记者都看傻眼了。

这位游客可真够猛的!抓起这活的黄粉虫,吃了几大把,还吃得很美。

记者:感觉怎么样?

游客:蛮好的。

记者:感觉挺好的 你不害怕吗?

游客:不害怕。这绝对可以吃。非常好吃。黄粉虫我知道。我吃过几次。非常好,反正想这个东西每天吃你想不着的。这个价值非常高。就像这一桌的话,至少要一千多元。

养虫喂蛙 农家媳妇的另类财富(上集)

敢吃活黄粉虫的人越来越多,有游客却突然跟记者叫上了劲。

记者:你试一个吃。

女游客:你先吃我再吃。

记者:我吃你就吃吗?

游客:对。

这个要求,让记者猝不及防,可在众人面前,记者该怎么办呢?鼓动别人吃虫子,自己吃还是不吃呢?

没的说,记者欣然接受了这位游客的挑战。

记者:我吃你就吃。

游客:可以。

记者:怎么样?

游客:好吧,给你吃吧。

游客:其实挺好吃的。

坦白讲,记者开始是很怕虫子的。刚看到熊孝陵养殖的黄粉虫,碰都不敢碰,更别说生吃虫子了。

那记者怎么如此从容地吃起了黄粉虫了呢?记者同样也经历过一番心理磨练。第一次吃虫子,记者是这样的。

养虫喂蛙 农家媳妇的另类财富(上集)

熊孝陵:你能不能吃一个?

记者:我起鸡皮疙瘩了。

熊孝陵:这个肯定可以吃的,要不要吃一个。

记者:那我是从头开始吃呢,还是从尾开始吃呢?

熊孝陵:从哪里都可以吃。

记者:我吃在嘴里它会不会咬我?

熊孝陵:不会咬你的,味道非常好的。你想一下,牛奶什么样的味道,它就什么样的味道。

熊孝陵:我们喊1,2,3看谁先下去。

记者:好吧。

熊孝陵:1,2,3 。

熊孝陵:什么味道,是不是跟牛奶一样的味道?

记者:是有一种牛奶的味道,有一种很醇的味道,其实吃下去没那么可怕。

突破了第一次吃虫子的心理障碍,再有吃虫子的挑战,记者都能从容面对了。

养虫喂蛙 农家媳妇的另类财富(上集)

记者:我吃你就吃嘛?

男游客:你吃我就吃。

游客:好恶心。

女游客:一个就好了吧,不要抓那么多。

游客:好,儿子来。

记者:什么味的?

游客:感觉没味道。

就是靠着这小小的黄粉虫,熊孝陵不仅获得了她的第一桶金,还带动当地很多养殖户一起致富。而当地很多人又告诉记者,能给熊孝陵带来财富的,远不止黄粉虫,还有另外的一种东西。那么,给熊孝陵带来更大财富的到底是什么呢?

这里就是熊孝陵的养殖基地,刚走进这里,记者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整个养殖基地,到处都是活蹦乱跳的青蛙。

熊孝陵告诉记者,眼前的这个蛙池里,有4000多只青蛙,这样的蛙池,她有166个。能给熊孝陵带来更大财富的就是这些青蛙,收获的季节,这片蛙池一天就可以捕捉8000斤的青蛙。

今天熊孝陵要带领员工下池塘抓青蛙,她要赶着天黑之前,把客户预定的400斤青蛙捕捞上来。熊孝陵告诉记者,400斤青蛙大概有4000只左右,而捕捞这4000只的青蛙却只要3个人就行。记者很好奇,4000只青蛙满池子乱蹦,3个人到底要怎么才能抓起来呢? 记者观察,捕捞青蛙第一步是赶青蛙,员工先把青蛙赶进水池里。

养虫喂蛙 农家媳妇的另类财富(上集)

记者:感觉这个蛙一伸手就是。

熊孝陵 :你看随便都可以抓一捧。它已经被我们赶的费劲了,没那么大力气了。

记者:这么温顺啊都!

由于池塘边有一层光滑的防水塑料膜,青蛙不论怎么爬都爬不出来。就趁这个时候,熊孝陵用一张网跟岸上的两个人配合,慢慢移动,把青蛙兜在网里,这样三个人很快就能把青蛙捞上来了。

记者:青蛙卖的怎么样?

经销商:青蛙行情非常好。

记者:需求量大吗?

经销商:大,整个荆州市一千多斤,每一天。

记者:现在价钱多少?

熊孝陵:现在20几块吧。

记者:觉得辛苦吗?

熊孝陵:辛苦是辛苦,但是还是觉得值的。

2015年,熊孝陵还牵头成立了青蛙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以及周边20多家农户一起养殖青蛙。熊孝陵也成了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而说起熊孝陵,很多朋友却这样评价她。

朋友:以前她就在家带孩子,然后其它的时候就玩的比较多一些纯粹的那种家庭主妇型的。

朋友:就是一个小女人,很柔弱的,这也是我很佩服她的原因,很吃惊,她怎么把这个事情做起来了?

熊孝陵,这个朋友眼中的小女人,没用几年时间,就贯通了黄粉虫养殖和青蛙养殖两个行业,从家庭主妇变成致富带头人。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熊孝陵为了做这些事情,却几乎走上了绝路。

熊孝陵:甚至有时候想到我去死。死了怎么办呢?让我去死的话,就是现在连死的权利都没有,

公公:就像滚钉板一样。那个板子上面有钉子,人在上面滚,滚得浑身是血,她又不能死,求生不能求死不得那种感觉。那真的是脱了几层皮。那真的是不简单,一般的人是承受不了的。

熊孝陵到底经历了什么?她又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呢?

熊孝陵,1981年出生在湖北省荆州市弥市镇,因为从小家境贫困,高中没有毕业,她就外出打工。2003年,熊孝陵回老家结婚后,和家人一起在镇上经营一家打字复印店,过上了洗衣服、做饭、打麻将的平静生活。然而时间久了,这样的平静却让她很焦躁。

熊孝陵:根本上就是说,没什么事情去做,就站在门店里面,没事就看着街两边看,数街上有多少人,就看着就这样子,感觉挺无聊的那种。心里发慌,挺慌的。自己当时认为那么年轻,就一直打麻将,肯定是不行的,想做一下事情。

有了这个念头之后,熊孝陵就开始琢磨着要干点什么。2010年6月的一天,她在网上看到一条信息,这条信息让她兴奋起来,她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新的方向。熊孝陵到底在网上看到了什么呢?

养虫喂蛙 农家媳妇的另类财富(上集)

记者再次来到熊孝陵的养殖基场采访,刚见到熊孝陵,还没聊上两句,她突然变得很慌张。

熊孝陵:这就是我们那个养黄粉虫的基地。这怎么门打开了。

记者:什么?

熊孝陵:门打开了。你看这里面好多鸟啊你看。

记者:这鸟怎么飞进来啦?它飞到这里面是干什么?

熊孝陵:就是工人做事的时候忘记关门,这个鸟就飞进来了。这个鸟非常喜欢吃这个虫子。

记者:你这虫除了鸟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吃)?

熊孝陵:老鼠也喜欢吃嘛,老鼠吃的话,我们就说养一只猫,然后猫它也吃。猫就是趴在虫盘里巴拉巴拉地吃。狗都吃,反正是长口的东西,它都吃,人也可以吃。它的蛋白含量非常高。

黄粉虫蛋白质含量高,很多动物都喜欢吃。水产养殖是弥市镇的传统行业,黄粉虫可以作为水产养殖的饲料添加品,需求量很可观。熊孝陵当时在网上就是看好了这一点。而且,当时荆州市规模养殖黄粉虫的并不多,熊孝陵和家人商量后,得到了公公的支持。

公公:因为黄粉虫是高蛋白含量的,可以做(蛋白质)添加剂的。我们在镇里的那个统计司,找了一个数据,全镇的生猪啊,鸡呀鸭呀鱼呀,这个饲料里面的蛋白添加剂,大概就要300吨左右。占市场的10%也就是30吨吧,那都可以,那都没问题了,我们就有销路,是不是。

熊孝陵认准了要去养殖黄粉虫,她把打字复印店交给丈夫打理,自己到周边地区的一家小规模养殖黄粉虫的养殖户那里,买了一小部分黄粉虫进行试养。可她刚开始养黄粉虫的时候却很害怕。采访时,为了让记者体验到她当时的感觉,熊孝陵带着记者走进了她养殖黄粉虫的房间。

养虫喂蛙 农家媳妇的另类财富(上集)

熊孝陵:你听到沙沙的声音没有?

记者;这里可以听到很多窸窸窣窣的声音。

熊孝陵:还有更可怕的声音。

记者:是吗?

熊孝陵:真的,你听一下,你看,这是什么东西?

记者:啊!这是什么虫子?

熊孝陵:就是那个产卵的成虫,你看你看。

熊孝陵:我再给你看一个,你看一下,这个是什么?

记者:哎,这有好多这个小的虫子,这都小的黄粉虫。

熊孝陵:小的。长了一个星期左右的,你看这个像花一样的感觉,这个上面大概就有几百条。

熊孝陵:长到这样的大概就是两个月就能出售了,就可以长到这么大了。就可以出售了,比较一下。

记者:我看的头皮发麻。

熊孝陵:我刚开始也怕,害怕得到要死。不敢静距离去摸它,刚开始那个虫,像一个球状一样的,全部都是虫子,堆在一起,感觉到非常可怕那一种,好像有一种要吃掉人一样的感觉。

尽管熊孝陵有些害怕虫子,她还是认准了黄粉虫一定能赚钱。2011年4月,熊孝陵东拼西凑,投入30万元建起了养殖基地,决定大规模养殖黄粉虫。她选择了位于北京的一家黄粉虫种苗公司,她又投入14.8万元,订购了2000斤黄粉虫种苗。而且这家公司还承诺回收黄粉虫,这对熊孝陵诱惑很大。

熊孝陵:就感觉眼前一亮,这个钱马上就要靠来了似的。感觉钱很容易就可以赚到手那样,三个月就可以赚回来,我们想我们只是投了14.8万元,可能就可以赚到一百多万,一想的话那个前景是非常好的。

熊孝陵很兴奋,带着公公一起,去了北京。在飞机上,熊孝陵还做了一个美梦。

熊孝陵:当时梦到自己养出来的虫子,公司来回收,回收的话给我们的现金是一沓一沓的。看到很多那个钱就是一大摞的,大概就是几十万,一下子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仅仅几个月就挣到那么多的钱。村民看到我们一下子赚了那么多钱,就涌上来说,我也要养,我也要养。

可是让熊孝陵没想到的是,这个发财的美梦很快就变成了噩梦。

2011年5月18日,那家黄粉虫种苗公司按照承诺为熊孝陵用泡沫箱装好了2000斤黄粉虫种虫,帮熊孝陵搬上了从北京开往荆州的客车。一切看似正常,直到中途停车休息的时候,恐怖的事情发生了。

公公: 别个司机说,哎呀,你的虫子全部爬出来了,那么多。我们一看心都拔凉了,虫子满车厢爬得都是的,别人帮忙扫的扫啊,扫了一部分,我想完了。

打包好的虫子,在中途竟然从箱子里爬了出来,爬得满车箱都是。这钻出来的黄粉虫死的死,逃的逃,在半路就损失了一半。这如同当头一棒对熊孝陵打击很大。

汽车经过近20个小时的颠簸,熊孝陵把种虫拉回到了养殖场。打开箱子一看,眼前的景象让熊孝陵彻底崩溃了。

熊孝陵:把箱子一打开,人当时就有一种要晕的感觉了,那个虫子全部都死掉了,全部都是黑乎乎的一片了,我们有240个箱,就一个一个挨着挨着的放着打开一看, 成片的都是一样的,当时一看到那个场景,简直是痛哭无泪的那种,没的说。

运输回来的黄粉虫,几乎全部死光了,可是打包好的虫子,为什么在运输中途就爬了出来,又为什么会出现大面积的死亡呢?

熊孝陵:我们在北京的时间,那时候温度就已经挺高了。在路途中,那个虫子为了求生,已经在往外面爬了。他是把这个给钻透了吗?它可以钻透,你看这里有洞,温度高的话,它自然而然地就会吃了往外面爬。

记者:就是温度太高的话,他就会钻这个洞。

熊孝陵:就直接爬出去爬到车厢里到处都是的。

熊孝陵:运输的途中,如果虫子发热,它脱水就会死亡的。当时,我用手摸了一下这个盒子,这个盒子周边都烫了。一个晚上就损失了14.8万元。

还没开始养,14.8万元就全部打了水漂。熊孝陵心里又气愤又羞愧,但却什么都不敢说。

养虫喂蛙 农家媳妇的另类财富(上集)

熊孝陵:当时的话又害怕人家周边的群众说你看这个小女孩在这里来做什么事情,肯定是做不成的,你看那么大车大车的拖进来,还不是要死掉没办法,只有晚上趁着天黑的时候把那个虫全部扔到鱼塘里去了。

发财美梦变成了噩梦,原先支持熊孝陵的家人也离开了养殖基地,她陷入了人生的低谷,还差点走上绝路。农家媳妇熊孝陵如何绝地翻身?她的另类财富又是什么呢?明天同一时间给您解密!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