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致富经文稿

[致富经]我们在非洲种水稻 20190408

鏃堕棿:2019-04-15 | 鏉ユ簮:央视网CCTV7

 

尼日利亚官员(尼日利亚国家种子委员会的总局长——菲利普·奥乔):尼日利亚的农民很喜欢这家中国公司培育的水稻新品种,这个新品种稻米产量很高。尼日利亚的水稻生产水平在不断提高,这要感谢有先进水稻技术的公司,尤其是这家中国公司。

[致富经]我们在非洲种水稻 20190408

王学民(企业员工):第一步已经成功了。第二步我们农场附近的农民,我们就是带着他们一起干,然后远处的农民,像我们基地,我们就是种给他们看,通过我们品种、机械化和技术的推广。尼日利亚完全有可能变成非洲的一个大粮仓。

2007年,这家中国企业从农场附近招收了大量工人。可沟通成了很大的难题。一天,正在手把手教工人们插秧的王学民突然着了急。

王学民(企业员工):乱七八糟,距离又大,方法又不正确,他们有的这样插下去,每一棵你叫他插单株他给你插两株在里面

尼日利亚人性格热情开朗,个个都是乐天派,不管活干成啥样,下班都高高兴兴回家了。

李太龙(企业员工):中国人是勤劳,考虑越多,忧虑也相对来了。有孩子的话,你还得攒点钱给他找媳妇。他们无忧无虑,歌曲一放,就开始扭起来了,很欢乐。

尼日利亚人盖房子,每家院里都有棵芒果树,当地的芒果树一年四季能结果,靠这棵芒果树全家人就能生存。而在野外,能结果的树随处可见。

王学民(企业员工):我们这个州里面,都分布着很多这样的猴面包树。果子当地人很爱吃。

饿了找点野果就能充饥,所以尼日利亚人,没有花大力气种地的习惯。水稻种植技术也一直没有提高。

王学民(企业员工):正是因为有吃的饿不死,但是生活质量又提不高,所以这边人要生活质量好,还是要沉下心来,把农业搞好。

了解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状况后,王学民和同事们也沉下心来。当地人爱唱爱跳,王学民和同事们经常教他们唱中国歌。

王学民(企业员工):小城故事多。

工人(当地员工):小城故事多。

王学民(企业员工):充满喜和乐。

工人(当地员工):若是你到小城来。

王学民(企业员工):相互之间没有隔阂。当他们是兄弟姐妹一样。慢慢他们就学会,按照我们中国的标准来插秧,水稻种植技术也提高了一大截。我是大专家,他们是小专家。

调动起当地工人的积极性后,中国企业的员工们又找来一些简单实用的东西,比如用一根小小的绳子,就能帮当地工人把水稻种整齐。

[致富经]我们在非洲种水稻 20190408

在和当地村民的真诚沟通下,村民们改变了粗放的耕作方式,学会了操作机械,成为了技术能手,有的人还走上了农场的管理岗位。

农场除了招收80多名当地固定员工,还每年向附近的村庄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当地传统是工资每日结算。这家中国农业企业在13年里,每天都会准时发工资,从没有对当地员工失信过。尼日利亚的货币是奈拉,1元人民币相当于50奈拉左右。进入农场工作后,当地员工人均年收入从原来的2400元左右,提升到4800元左右。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家也种上了水稻,收入也大大提高。

为把农场的水稻种植经验推广到尼日利亚全国,这家中国农业企业在尼日利亚的朋友圈也不断扩大。

汪筠(中地海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除了跟当地的农民沟通之外,我们还必须跟当地的一些酋长,还有当地的一些政府机构,还有所在州政府的一些官员,跟他们都得沟通到位。

 

他们在首都阿布贾,建起了这个占地89公顷的产业示范园。他们把来自尼日利亚各州的农业官员和种植户请到示范园里,为他们传授新型农业技术。

2010年,瓦拉镇的努胡酋长在这家中国企业的帮助下,成了水稻种植大户。这一年,企业在尼日利亚推广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全国5000多户种植户加入进来,带动种植户人均年收入从原来2000元左右,增收到5000元左右。

[致富经]我们在非洲种水稻 20190408

丹拉米·萨拉赫(水稻种植户):我来这里向中国人学习水稻种植技术,我还把学到的技术教给了我的朋友们,差不多教会了20个人。

艾克是这家企业的当地雇员。最近他家添了个胖儿子。今天艾克专门邀请同事们到家里吃饭。为招待同事们,艾克请来了好朋友沙马拉来家里帮忙。中国人常吃的包子、饺子和炒饭,也成了尼日利亚人餐桌上的美食。虽然尼日利亚人跟中国人的吃法不太一样,但他们餐桌上的食物越来越丰盛。

员工艾克的妻子:好吃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这家中国企业,逐步在尼日利亚打造了一条种植、加工和推广的产业链。增产粮食超过100万吨,解决了每年80万尼日利亚人的口粮。他们还把更多的中国农业技术引进尼日利亚、引进非洲。

王淼(中地海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我们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在中国农业农村部指导下,积极将自己打造成为中非农业合作的桥梁,非洲农业发展的伙伴。

为了尼日利亚人手里的饭碗,这家中国农业企业深耕尼日利亚这片土地。记者采访的时候,他们每天都是这样的笑脸。

而走近他们的生活才知道,在这里,他们住着小小的房子,和国内的亲人隔着远远的距离,而他们人生中长长的时间,都留在了这里。他们在这里,甚至有了一座陵园,有5位同事长眠在这片土地上。

汪筠(中地海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老中青分来这里十多年的、十五年以上的,十年的都有。

记者:你来非洲多少年了?

汪筠(中地海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我现在是第十年了。

记者:第十年了。

汪筠(中地海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第十年了。我刚来的时候才24岁,

王学民(企业员工):我那个时候来到这里,我儿子正上小学2年级。现在他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但是我现在做梦还是能梦见他小时候的那个样子。所以这时候,心里是非常痛苦和苦闷。但是现在一想到我们在这边,让他们的粮食产量大大提高。让他们的老百姓都吃上大米,填饱了肚子,这方面,觉得对小家的歉疚又不算什么。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