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致富经文稿

林映波养牛蛙:19岁创业 三年成为产业带头人

鏃堕棿:2010-03-31 | 鏉ユ簮:三农致富经


    林映波:总共这样子算起来差不多有120万元,那个利润,那一年,一下子对养殖牛蛙很有兴趣了。

    当林映波把养牛蛙赚来的120万元交给父亲时,父亲正在为打捞上来的贝壳发愁。

    林映波:六、七、八,现在只剩下8艘船,以前有40多艘,两边都排满了,两三年时间衰落很快。都是被水泥代替很多。

    19岁的林映波就是看到贝壳行业的衰落,所以开始到处去找新的项目,这时候的林绍强不得不佩服儿子长远的眼光,他决定关停自己的贝壳生意,全力支持儿子养牛蛙。

    2001年初,汕头很多人砍掉香蕉等农作物,大规模养殖牛蛙,汕头的澄海区一下子成为全国最大的牛蛙主产区。当大家都在扩大养殖规模的时候,林映波也租下10亩地,但很快人们发现,林映波建的并不是蛙池,而是投入了300多万元建起了厂房。认识林映波的农户都不知道他建厂房到底要做什么。

    养殖户蚁深河:一斤牛蛙可以净赚20元左右,干嘛要去建厂?是不是?

    当时,牛蛙的价格已经达到了23元一斤,不少养殖户都在扩大规模,300万元可以养殖10亩左右的牛蛙,不到一年就能净赚600万元,这么好的赚钱机会,林映波不扩大养殖规模反而投巨资建厂房,让村里人觉得这个小伙子,刚刚赚到钱就想当老板。

    养殖户陈伟庆:我们以为他是乱投资,看不出他搞这个加工厂有什么用,现在牛蛙价钱这么高,销售都比较好。

    林映波:反正什么声音都有,说我傻,脑子有问题,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不去搞牛蛙池这些的,都有,其实我自己也不需要别人知道,他们不知道更好。

    那段时间,又有不少人陆续加入到养牛蛙的队伍,人们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林映波也在加紧他的厂房建设。

    就在人们不断地投入,想靠牛蛙大赚一笔的时候,情势却急转直下,年轻的林映波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这一次,人们对他的评价不再是年少轻狂,而是年轻有为。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使他这位毛头小伙在一年时间成为600多户养殖户的主心骨?

    林映波:我们算了,我们还是走直的这一条路吧,因为到里面去,像这种雾天,牛蛙已经很危险了,包括现在我们自己的话,感觉到呼吸有点闷的样子,牛蛙本身也是需要氧气,这种天气,如果高密度养殖的话,是非常怕这种天气的。

    2002年2月,也是这样的大雾天气持续了半个多月,成群的牛蛙缺氧死亡,大量集中上市的牛蛙促使收购价格急速下跌。

    养殖户陈伟庆:养了那么多牛蛙卖不出去,养殖户的心情肯定就差。

    这时候林映波的厂房已经建好,但他按兵不动,他在等待时机,一个足可以让他成为这个产业主导者的时机,当牛蛙价格跌到2.8元一斤时,他觉得机会来了。

    林映波:我们是时候该出手,反正那时候就是说,收吧,反正比普通经销户多一两角钱收。

    收购的当天,林映波的加工厂开工了,这家年处理牛蛙6000多吨的加工厂,拥有全国第一家牛蛙分解加工车间,分解后的牛蛙腿通过出口企业出口到欧美市场。仅牛蛙腿一项,就收回了厂房的投资。

    林映波:这种加工,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稳定蛙价,你这个砍腿一上来,蛙价就可以稳定在一个水平,意思是说,今天砍腿的价格4.5元一斤,它这蛙价就掉不到哪里去,4.5元就是4.5元。

    当初林映波看到大家一窝蜂养殖牛蛙时,不甘心只做一个普通的养殖户,联系到前几年牛蛙价格波动很大,便想了个稳定蛙价的办法,只要自己能够调控市场牛蛙的价格,他就能把一批养殖户抓在手里。

    听说林映波大量收购牛蛙,价格还比市场上高出2角钱一斤。为销路发愁的陈伟庆找上门,希望林映波能够帮忙处理掉自己100多吨的牛蛙。

    养殖户陈伟庆:加工厂正好派上用场,把牛蛙收回来砍腿,等于是救了我们,反正找到他那牛蛙就解决,你没有找到他你就没办法,市场价格还是比较低,但还是卖不出去。

    林映波巧妙的一招就化解了一场价格危机,赢取了农户们对他的信任,这一年,与林映波签约的养殖户达到了600多户,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始料未及。

    林映波的弟弟林映昭:每天都是20吨到30吨,然后过来的牛蛙已经超过我们三倍,三倍的量。

评论(条)
三农致富经 | 关于 | 投稿